[实用新型]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6141.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照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59/00 | 分类号: | D05B5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将用于缝制的线从卷线筒向线轴上卷绕时使用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9及图10所示,进行缝制的缝纫机101将从卷线筒102a抽出的作为上线的缝线Ta向缝针106供给。并且,具有下述结构,其通过使该缝针106上下移动,而如图11所示使缝线Ta与卷绕在安装于釜107内部的线轴108上的作为下线的缝线Tb缠绕,在由压脚109按压的布料上形成线迹,从而进行缝制。这种缝纫机101具有用于向安装于釜107内部的线轴108上卷绕缝线Tb的绕线装置110(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具有该绕线装置110的缝纫机101中,从卷线筒102b抽出的缝线Tb被线引导部112引导,并向绕线装置110引导。
如图12所示,绕线装置110具有绕线轴113。该绕线轴113插入圆筒状的支撑筒部114中,利用轴承115可转动地支撑。在该绕线轴113的一端侧,经由垫片116安装有用于安装橡胶环117的绕线轮118,并利用螺钉119固定。另外,在绕线轴113的另一端侧固定有固定环120,在与该固定环120相比更靠近前端侧可以装卸线轴108。
在这种绕线装置110中,绕线轴113的橡胶环117通过与设置于使缝针106上下移动的上轴121上的绕线摩擦轮(省略图示)接触,从而进行旋转。由此,使安装在该绕线轴113上的线轴108旋转,向该线轴108上卷绕卷线筒102b的缝线Tb。
另外,存在下述情况,即,在缝纫机101中,设置有在缝制结束的同时将缝线切断的切线装置,在这种缝纫机101中,如果切线装置进行动作而将上下线切断,则在天秤上止点附近停止驱动。
但是,如果在该状态下使按压缝制物的压脚109上升,则有时使缝针106的前端从压脚109的下表面凸出。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2的记载所示,在切线动作完成后,对缝纫机电动机进行控制,以使上轴121逆向旋转,使缝针106上升,从而即使压脚109上升,缝针106的前端也不会从压脚109的下表面凸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57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03-01447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如专利文献2的记载所示,在使上轴反转而使缝针上升的缝纫机101中,在利用绕线装置110向线轴108上卷绕缝线Tb时,如图13所示,如果在切线动作完成后使上轴121逆向旋转(在图13(b)中向箭头A方向旋转),则绕线装置110的绕线轴113也逆向旋转(在图13(a)中向箭头B方向旋转)。如果反复进行该切线动作以及上轴121的逆向旋转动作,则有时在线轴108上所卷绕的缝线Tb松弛。
在绕线装置110中,通过利用线引导部112的缝线调节盘以一定的压力进行按压,从而向缝线Tb施加规定的张力,使缝线Tb在线轴108上以紧密的状态卷绕,但如果将因线轴108逆向旋转而松弛的缝线Tb再次向线轴108上卷绕,则缝线Tb以松弛的状态被卷绕在线轴108上。因此,使卷绕在线轴108上的缝线Tb的密度产生波动,可能对缝制时的缝制品质造成影响。
另外,由于线轴108逆向旋转而松弛的缝线Tb,有时因其捻转而扭转,如果在该状态下使绕线装置110开始对缝线Tb进行卷绕,则缝线Tb会以扭转的状态进行卷绕,或如图14所示,由于缝线Tb的扭转使缝线路径发生变化,而向绕线装置110的绕线轴113上缠绕缝线Tb。特别是高缝台缝纫机(post-bed sewing machine)等在缝纫机101的主体向作业人员侧倾斜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缝线Tb向绕线轴113上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装置,其可以始终顺利且良好地向线轴上进行缝线的卷绕。
可以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具有可装卸线轴的绕线轴,通过从缝纫机的上轴传递旋转力而使该绕线轴正向旋转,从而将卷线筒的线向所述线轴上沿规定方向卷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轴具有:
驱动轴,其通过所述上轴而进行旋转;
从动轴,其可以以与该驱动轴相同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被支撑,可以装卸所述线轴;以及
旋转力传递部,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之间,将所述驱动轴正向旋转时的旋转力向所述从动轴传递,而不传递所述驱动轴逆向旋转时的旋转力,
所述旋转力传递部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驱动轴以及所述从动轴的相对面上的卡合凸起,这些卡合凸起配置为,从所述驱动轴以及所述从动轴的轴线开始向径向离开,且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6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气罐压力检测系统
- 下一篇:1万~10万立方米柜容一段式低压橡胶膜密封气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