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食支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6123.2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顾湘;王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食支盘,具体应用于家庭生活中蒸食馒头、包子、饺子等食物。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革和生活节奏的变快,每个家庭的人口数量、饮食和生活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城镇多数家庭多为夫妻两个带一到两个子女的小家庭,人们日常饮食也多选择街上买煮熟的成品,需要食用时再加热或快餐的方式,如喜欢吃面食的人,大部分家庭都是买现成做好的馒头、包子、发糕、饺子等熟食,需要吃时,一般再将食物放到锅里用蒸热或其他方法加热食用。而所需蒸热食品的炊具也多选择平日经常使用,方便操作的小型锅具。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家庭炒菜锅都是必备的烹饪炊具,市面上大部分炒菜锅也都将过去的圆底改为稍带平底的造型。用这种平底炒菜锅蒸馒头等食物时,只要在锅里放入一点水,再放入一个蒸食支架把馒头放在上面与水隔开,盖上锅盖,将水烧开,即可将馒头等食物蒸热食用。由于平底炒菜锅扁平、高度空间小,所以所需蒸食的支架摆放食物的台面面积要大而高度要小,以保证可以放入和容纳更多的食物,还要求可以支撑较小的面食,如饺子。
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与炒菜锅相配的用于蒸热面食的支架,市面上卖的蒸食支架多用不锈钢的钢丝弯卷成带支脚的圆形支架,这些支架放在炒菜锅里作蒸热馒头等食品的支架时,高度都太高而盘面直径太小,同时台面钢丝之间的空隙过大,使得不能容纳个头过大、较多实物(如馒头)和个头小的食物(如饺子等);用传统蒸锅配套的蒸食隔板,虽然高度小,支撑台面大,但由于有些隔板没有侧面,有些有侧面和一定高度,但侧面没有开排水口,作为蒸馏水流的回路,当用此支架放在炒菜锅内蒸食品时,水蒸汽多了滴落下来就都漫过蒸食隔板的台面,使其上摆放的食物(如馒头)在加热过程中被浸泡在热水里,影响加热食品的质量和口味。所以市场急需开发设计一种更适合于与炒菜锅配套的蒸食支盘,以满足和方便广大市民快节奏生活所需蒸热面食的生活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食托盘,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蒸食支盘,支盘由台面和侧壁组成,侧壁连接于台面的边缘处且位于台面的下方,侧壁上各个部位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的台面上均匀分布有凹槽以及通孔,所述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侧壁长通孔。
台面呈圆形,侧壁呈圆筒状,侧壁与台面固定连接为一体,且侧壁与台面之间的夹角为90°。
凹槽呈圆环状,圆环状凹槽均以台面的中心为圆心分布于台面上。
通孔由通孔A和通孔B组成,通孔A和通孔B均为圆形,且通孔A的直径大于通孔B,通孔A位于台面上的中间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食支盘可以很好地与不同规格的炒菜锅配合,将炒菜锅作为蒸食锅使用。该蒸食支盘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蒸热食物时可直接将食物摆放在其上,对较小食物能起到较好支承作用;同时保证最大限度地在炒菜锅内摆放需蒸热的食物;并能在加热过程中顺利使蒸发的蒸馏水能通过其侧壁所开的长条形通孔,回流到支盘下方的锅底部,形成较好蒸汽、水流循环回路,从而不会使所蒸食物(如馒头、发糕)浸泡在滴落下来的蒸馏热水中。该蒸食支盘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操作方便,加工容易,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食支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台面;2-侧壁;3-凹槽;4-通孔B;5-侧壁长通孔;6-通孔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具体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食支盘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台面1和侧壁2组成,侧壁2连接于台面1的边缘处且位于台面的下方,侧壁2上各个部位的宽度均相等,台面1呈圆形,侧壁2呈圆筒状,侧壁2与台面1固定连接为一体,两者之间的夹角为90°。在本实施例中,台面1和侧壁2由不锈钢或铝合金薄板冲压成型。台面1上均匀分布有凹槽3,凹槽3呈圆环状,圆环状的凹槽3均以台面1的中心为圆心分布于台面1上,用于将凝结落到台面1上的蒸馏水流入并储存,保证蒸热食品时台面上的蒸馏水不浸泡到加热的食品。台面1上均匀分布有通孔,用作台面1下方的水蒸气向上的通气孔,所述的通孔由通孔A6和通孔B4组成,通孔A6和通孔B4均为圆形,且通孔A6的直径大于B4,通孔A6位于台面1上的中间部位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食支盘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侧壁2上均匀分布有侧壁长通孔5,侧壁长通孔5作为通道用于将落下凝聚在锅面上的蒸馏水通过其流入到支盘下的锅底,从而保证水汽的蒸发升高、凝结回流的循环,避免滴落到锅壁表面上凝结的蒸馏水浸泡加热的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6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