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5565.5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德广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涉及二次燃烧技术的高效节煤炉。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煤炉在农村还在普遍用于取暖和炊事,这种煤炉因为不设有二次进风,仅从炉芯底部供风助燃,使燃料一次直接燃烧,因此燃烧不够充分,燃料消耗较大,既冒烟又不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煤炉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二次燃烧效果的高效节煤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炉桌、活动封盘、助燃孔、火口、拦火圈、隔板、炉壳、风道、进风口、炉座、风门、风池、炉桥、炉芯托板、补风孔、炉芯、排灰口、排烟道,其特征是:在桶形的炉壳上端设有炉桌和炉口,在炉壳下端设有炉座,在炉座内设有灰屉,在炉壳上部一侧设有排烟道,在炉壳内设有炉芯,炉壳与炉芯互相间隔,其间为风道,在炉芯下端依次连接炉芯托板、炉桥、风池和风门,在炉芯上端依次连接火口、活动封盘、拦火圈以及隔板。
所述炉芯为空心锥体,用耐火沙土制成,在炉芯的下半部环周开有多个补风孔,炉芯上端口与火口的下端口相对应,炉芯下端口与炉芯托板的内缘相对应。
所述炉芯托板为环形平板,其外缘固定在炉壳下部内壁,其上面设置炉芯,炉芯托板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风池为碗形,其里面设有炉桥,其上端口固定在炉芯托板下面,其下端口设有风门。
所述风门为摆动式,其上设有伸出炉座外侧的摆杆。
所述火口是在环形平板上焊接一筒形圈,筒形圈周壁均布助燃孔,环形平板的下端口与炉芯上端口活动连接,筒形圈上端口与活动封盘的内缘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封盘为环形平板,其外圆紧靠拦火圈内壁。
所述拦火圈为直筒形,其下端口连接隔板内缘。
所述隔板为环形平板,其外圆固定在炉壳上部内壁。
所述排烟道为外端大内端小的方形管,在其下面设有带活动盖板的排灰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炉芯的下半部环周开有多个补风孔,使燃烧更加充分;在炉芯上端口设有周壁均布助燃孔的活动火口,不仅能获得二次燃烧效果,还能方便更换炉芯;在排烟道下面设有带活动盖板的排灰口,方便排灰;在风池下面设有摆动式风门,可以封火和调节火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火口示意图。
图中1-炉桌、2-活动封盘、3-助燃孔、4-火口、5-拦火圈、6-隔板、7-炉壳、8-风道、9-进风口、10-炉座、11-风门、12-风池、13-炉桥、14-炉芯托板、15-补风孔、16-炉芯、17-排灰口、18-排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桶形的炉壳(7)上端设有炉桌(1)和炉口,在炉壳(7)下端设有炉座(10),在炉座(10)内设有灰屉,在炉壳(7)上部一侧设有排烟道(18),在炉壳(7)内设有炉芯(16),炉壳(7)与炉芯(16)互相间隔,其间为风道(8),在炉芯(16)下端依次连接炉芯托板(14)、炉桥(13)、风池(12)和风门(11),在炉芯(16)上端依次连接火口(4)、活动封盘(2)、拦火圈(5)以及隔板(6)。
所述炉芯(16)为空心锥体,用耐火沙土制成,在炉芯(16)的下半部环周开有多个补风孔(15),炉芯(16)上端口与火口(4)的下端口相对应,炉芯(16)下端口与炉芯托板(14)的内缘相对应。
所述炉芯托板(14)为环形平板,其外缘固定在炉壳(7)下部内壁,其上面设置炉芯(16),炉芯托板(14)上设有进风口。
所述风池(12)为碗形,其里面设有炉桥(13),其上端口固定在炉芯托板(14)下面,其下端口设有风门(11)。
所述风门(11)为摆动式,其上设有伸出炉座(10)外侧的摆杆。
所述火口(4)是在环形平板上焊接一筒形圈,筒形圈周壁均布助燃孔(3),环形平板的下端口与炉芯(16)上端口活动连接,筒形圈上端口与活动封盘(2)的内缘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封盘(2)为环形平板,其外圆紧靠拦火圈(5)内壁。
所述拦火圈(5)为直筒形,其下端口连接隔板(6)内缘。
所述隔板(6)为环形平板,其外圆固定在炉壳(7)上部内壁。
所述排烟道(18)为外端大内端小的方形管,在其下面设有带活动盖板的排灰口(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德广,未经周德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55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