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安全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4352.0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曾昱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昱为 |
主分类号: | B62D47/02 | 分类号: | B62D47/02;B62D31/02;B60R21/02;B60Q9/00;B60K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胡楫 |
地址: | 5162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安全 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校车。
背景技术
当前校车事故频发,排除校车管理方面的原因,校车的安全可靠性方面也存在很多缺陷。国内的校车一般为普通客车,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国内关于汽车安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A紧急刹车辅助系统、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智能化夜间可视系统、WHIPS乘员头颈保护系统、儿童安全座椅、安全车身、EBD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刹车辅助系统。由于校车的特殊性,需要特殊的设计来保证校车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校车,实现防火防撞、逃生、监控报警的智能化安全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安全校车,包括由特殊防撞钢制成的车架和由高韧性抗冲击材料制成的车身,在车身上设有远程监控摄像头、LED警示灯、GPS定位系统、保险杠、车窗、车前门和车后门,车前门设有上下车智能计数器,远程监控摄像头、LED警示灯、GPS定位系统、上下车智能计数器分别接入校车电路系统,车窗上设有安全锤,车架上设有带防撞气囊和安全带的防火座椅。
车架和座椅均采用特殊防撞钢制成,车身采用高韧性抗冲击材料制成,增加车身的重量和车身的厚度,可以有效防止撞击。车身上设置保险杠,优先设置三条保险杠,其中一条保险杠环绕车身两侧至车尾,可用于避免车辆外部损坏对车辆安全系统造成的影响,且高速撞击时减少乘客伤害。车前门设置在车身前部,而车后门设置在车身尾部,当校车被撞击时,车前门变形打不开,可以从车后门逃生,车后门被撞时可以从车前门逃生,同时也为医护人员抢救伤员提供了一条救生通道。车窗上的安全锤可以在紧急时刻敲碎车窗玻璃逃生。座椅坐垫用防火布料制成,校车撞击时座椅上的安全气囊弹出。远程监控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车内状况,LED警示灯用于警笛功能和显示屏显示校车上下车状况,GPS定位系统用于路况实时跟踪,上下车智能计数器用于上下车人数统计,以免意外遗漏人员在车内。
车架上还设有前伸式发动机,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最大限度地吸收撞击能量,为车内乘员提供安全保障。车身内还设有急救医药包、呼吸机、红外线生命探测器。座椅上设有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智能化的使用效果,具有防撞、警示、逃生的多种功能,保证了校车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车身;3-远程监控摄像头;4-LED警示灯;5-GPS定位系统;6-保险杠;7-车窗;8-车前门;9-车后门;10-上下车智能计数器;11-安全锤;12-防撞气囊;13-安全带;14-座椅;15-发动机;16-急救医药包;17-呼吸机;18-救生衣;19-红外线生命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智能安全校车,包括车架1和车身2,在车身2上设有远程监控摄像头3、LED警示灯4、GPS定位系统5、保险杠6、车窗7、车前门8和车后门9,车前门8设有上下车智能计数器10,远程监控摄像头3、LED警示灯4、GPS定位系统5、上下车智能计数器10分别接入校车电路系统,车窗7上设有安全锤11,车架1上设有带防撞气囊12和安全带13的防火座椅14、前伸式发动机15,车身2内还设有急救医药包16、呼吸机17、红外线生命探测器19,座椅14底部设有救生衣18。当校车被撞击时,车前门8变形打不开,可以从车后门9逃生,车后门9被撞时可以从车前门8逃生,同时也为医护人员抢救伤员提供了一条救生通道。车窗7上的安全锤11可以在紧急时刻敲碎车窗7玻璃逃生。校车撞击时座椅14上的防撞气囊12弹出。远程监控摄像头3用于实时监控车内状况,LED警示灯4用于警笛功能和显示屏显示校车上下车状况,GPS定位系统5用于路况实时跟踪,上下车智能计数器10用于上下车人数统计,以免意外遗漏人员在车内。车架1上的前伸式发动机,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最大限度地吸收撞击能量,为车内乘员提供安全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昱为,未经曾昱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4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