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及该轴承的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2638.5 | 申请日: | 201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39/02;F16N39/06;F16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及该轴承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装配在轴上,轴承与轴同心,并绕同心轴转动,使用过程中,轴承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对轴承造成磨损,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做法是,装配过程中,在轴承上涂抹润滑脂,润滑脂为膏状的油脂类物质,对轴承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但是润滑脂散热的效果不理想,随着设备的使用,润滑脂会不断地挥发、变干,需要重新在配合面涂抹润滑脂,而再次涂抹润滑脂,只有将装配好的轴承拆卸下来,这样造成了很多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高速转动下的轴承容易升温发烫,使摩擦力大大增加,有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如专利号为200910171398.4的专利,轴承在延轴线方向至少有一侧设置有一个吸油装置,吸油装置为蜗轮装置,轴承座在轴设置有吸油装置的一侧及相对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油箱连接,这一技术虽然可对轴承连续供油润滑、减少摩擦,也能散热降温,但该装置是通过油箱来散发热量,轴承转速越高,油的流速越快,油箱内的油温也会升高,因此润滑油的温度得不到保证,另外有些设备如高速列车的轮轴、船舶的推进器等大多采用滚柱轴承,而现有的滚柱轴承滚柱之间的间隙很小,因此润滑油流量有限,散热作用也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但可实现连续供油润滑相对流量较大的轴承、及又能把油温控制在一定温度内并且还能清洁润滑油的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及内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至少有一侧装有抽油装置,所述的内圈外侧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的滚动体为圆柱体;
所述的抽油装置为叶轮,所述的叶轮上的叶片呈螺旋形设置并且方向与设置在内圈外侧的螺旋形凹槽相同;
一种用于上述轴承的润滑装置,包括轴2、轴承、轴承座1,所述的轴2设置在所述的轴承上, 所述的轴承设置在所述的轴承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至少一侧设置
有叶轮19,所述的轴承座1设置有进油孔及出油孔,所述的进油孔及出油孔分别连接有油管,所述的其中进油管17的一端连接有油箱8,所述的油箱8连接有冷却装置,所述的出油管7的一端连接有磁性过滤器9,所述的磁性过滤器9与所述的冷却装置连通;
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水箱14、蛇形管16、温控开关15、电磁阀10,所述的水箱14设置有进水管11及出水管12,所述的蛇形管16设置在所述的水箱14内,所述的蛇形管16其中一端与所述的油箱8连通,所述的油箱8与所述的进油管17的一端连通,所述的蛇形管16另一端与所述的磁性过滤器9连通,所述的进水管11上设置有所述的电磁阀10,所述的温控开关15设置在所述的水箱14上方,所述的电磁阀10与所述的温控开关15连通;
所述的油箱8设置有加油口及放油口,所述的油箱8下端为锥形,所述的放油口设置在油箱8锥形的下端,所述的加油口设置在所述的油箱8的上端,所述的加油口及放油口分别设置有盖,
所述的水箱14设置有水箱盖13;
所述的出水管12设置在所述的水箱盖13上,所述的进水管11设置在远离出水管12的水箱14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2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人体感应装置的LED灯
- 下一篇:紧固螺栓全效安装推进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