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横机的沉降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2504.3 | 申请日: | 201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孙平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6 | 分类号: | D04B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
背景技术
沉降片是针织横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针织横机在编织衣片的过程中,成圈和翻针是衣片不可或缺的编织动作,成圈的优劣和翻针的稳定取决于线圈与钩针的配合密切度是否适当,而要使线圈与钩针的配合适当,必须用牵拉衣片的方式或按压线圈的方式才能完成,沉降片即是按压线圈、帮助成圈的重要部件。按功能来说,沉降片一般具有安装部、压线部和运动部。安装部带有安装孔,通过支点设于机器上,故沉降片可以该支点为轴转动;压线部为实际接触线圈的部位;运动部又名片踵,在外力作用下,使沉降片绕支点转动,从而令压线部产生一定的运动轨迹,接触并按压线圈。
现有技术中,沉降片从压线部下缘到安装部下缘依次具有一个“U”型凹槽和一个梯形凹槽和一安装孔,沉降片通过安装孔安装在针板上,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沉降片与针板发生碰撞。同时在现有技术中,压线部边缘具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形成了上压线面和下压线面,通过该两个压线面对线圈进行定位。尽管进行了上述改进,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在生产中会遇到沉降片按压线圈深度不够,不易编织复杂的花型,而且相对针床的摩擦较大,沉降片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针织横机沉降片,其可以避免以往因按压线圈深度不够而导致的浮纱,还可以增加织针脱圈的成功率,保证翻针的正常进行。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针织横机的沉降片,包括一片状本体,本体上具有安装部、运动部和压线部,安装部具有安装孔,压线部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具有一上压线面和一下压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线面向侧内延伸,形成一斜面,所述斜面与下压线面形成钝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斜面的垂直高度为1.2-1.3毫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斜面的垂直高度为1.24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改进是:所述上压线面和下压线面圆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压线部所具有的斜面形成了线圈的按压部分,这种像一个钩状结构使得沉降片按压时的深度增加,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按压线圈深度不够而导致的浮纱。压线部的缺口部分包括一上压线面和一下压线面,两者圆弧连接,形成凹面结构,可协助翻针时针的脱圈,大大增加了脱圈的成功率,保证了翻针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线部缺口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沉降片分为安装部3、运动部2和压线部1三个部分,压线部1具有带缺口的边缘A,安装部3具有一个安装孔4。沉降片通过安装孔4安装在针板上。
针织横机在编织织物时,沉降片控制三角装置会控制运动部2按照相应的要求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在安装孔4的作用下,压线部1也会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此时,压线部1所处的位置正好为按压线圈的最佳位置。
参见图2。压线部1的边缘A左侧具有一缺口,该缺口形成了上压线面5和下压线面6,上压线面5和下压线面6之间圆弧连接。下压线面6向侧内延伸,形成一斜面7,所述斜面7与下压线面6形成钝角,斜面的高度H为1.24毫米。这种形状的压线部可以深压线圈,而不会出现浮纱,同时可以保证翻针的正常进行,从而可以编织复杂结构的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2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机的起针三角
- 下一篇: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摆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