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及自卸车车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062.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中燕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23 | 分类号: | B62D3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卸车 车箱 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以及使用此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的自卸车车箱。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自卸车常与挖掘机、装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工程机械联合作业,进行土方、砂石、散料的装卸运输。由于采用机械方式装卸,车箱栏板不可避免地反复受到较大外力的冲击,加之行驶过程中车辆不断起步、加速、减速、转弯、上下坡等因素的影响,车箱栏板易发生变形、开焊、开裂等,直接影响到车辆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现有自卸车车厢栏板一般由四个边框、中间的多根立柱以及小横梁组焊成一个完整的骨架,再与平钢板组焊成车箱栏板总成。因采用的是骨架-平板结构,存在的问题是:1.用料多导致车箱重量大;2.零件多导致焊逢多;3、焊逢多导致车厢栏板内应增大,在外力冲击下焊逢处易发生开焊、开裂等。
为提高车箱栏板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一般采取加厚钢板、加密骨架、加密焊逢等措施,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材料和制造成本增加、整车重量增加及产生非生产性油耗等问题,同时降低了车载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自卸车车箱栏板作了技术改进,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瓦楞板式结构的车箱栏板,不仅提高了车箱栏板使用寿命,还降低了材料和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包括整体瓦楞板和立柱,其特征在于:车箱栏板由整体瓦楞板和立柱拼焊而成,该栏板横截面为瓦楞形;该栏板无上边框和下边框,仅使用侧边框;所用的立柱为小立柱;并且,该栏板不使用传统车箱栏板的小横梁。
当本新型“柔软”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不是刚性骨架,瓦楞式板栏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吸收部分冲击动能,从而有效缓解冲击力,提高了抗冲强度,减少因外力作用导致车箱栏板受损,使车箱不易变形开裂,在抗弯强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延长了使用寿命。
另外,本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取消了传统栏板使用的上下边框和小 横梁,仅有侧边框,并且将传统立柱改为使用小立柱,减少了材料用量和焊接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材料和制造成本,同时车身质量随之降低,载重量上升。
实验证明,在相同材料、相同规格的情况下,瓦楞板式结构的车箱栏板与现有车箱栏板相比,使用寿命提高了约20%;节约材料约10%;节约制造费用约10%。
另外,据统计: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公斤,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碳排放量也自然随之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一种自卸车车箱,该车箱用本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制成。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不仅抗冲击强度得到明显的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节约了材料成本,降低了整车质量,提高了装载质量;减少了焊逢长度,降低了制造成本;降低了油耗,在节能减排方面也有积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车箱栏板总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总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4是传统车箱栏板截面形状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说明:
1上横梁,2立柱,3小横梁,4下横梁,5整体瓦楞板,6小立柱7平板,8上边框,9下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例性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新型的栏板去除了传统栏板的上横梁1、立柱2、小横梁3和下横梁4,采取整体瓦楞板5作为车箱板体,使用小立柱6,从而组成本新型的栏板。本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为瓦楞形截面,而传统的栏板截面为带有上边框8和下边框9的平板7。
本实用新型实施步骤如下:
1.利用计算机有限元的受力分析方法,通过栏板的结构设计,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2.利用有限元受力分析,进行强度校核,修正原设计,找到最佳的技术参数,并绘制产品图样;
3、按图样要求,制作整体瓦楞板板体、小立柱;
4、用整体瓦楞板、小立柱等,拼焊成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
5、用新型的自卸车用车箱栏板(包括自卸车车箱前栏板、后栏板)与车箱底板组装成自卸车车箱。
上述具体实施方案用于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中燕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政中燕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人三轮电动车车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组合开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