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715.3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齐朝柳;方小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朝柳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F28D9/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换热机组,具体的是一种板式热交换机组。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自首次在工业中投入使用,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自1965年兰石厂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板式换热器-BP05型板式换热器以来,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在国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板式换热器独特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一般为4500-6500W/m2-K,同时又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拆装维护方便等特点,它高比例的零件通用性、可选择多种的材料、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等特点,使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且拥有广阔的市场,用途巳遍及食品、酿造、机械、冶金、化工、石油、电力、船舶、纺织、等很多领域,并已成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中的主导换热设备。
随着板式换热器的发展和应用,板式换热机组也悄然兴起,用途巳遍及食品、酿造、机械、纺织等很多领域,对于传统的板式换热机组,由于设计粗糙,不考虑节约能源,只是单纯的满足室内温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节约性社会。因此如何合理布局、节约能源,扩大换热机组的领域成了当前板式换热机组市场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板式换热机组,该机组具有布局合理、占地小、效率高、维修方便、实现了整体换热机组的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员值守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板式换热机组,设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组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热源口接有热源供水管路、热源回水管路,所述板式换热器的采暖口接有采暖供水管路、采暖回水管路,所述采暖回水管路接有系统补水管路,所述热源供水管路依次设有蝶阀、Y型除污器、电动调节阀、蝶阀,所述热源回水管路依次设有温度计、压力表、蝶阀,所述采暖供水管路依次设有蝶阀、温度计、压力表、温度传感器,所述采暖回水管路依次设有蝶阀、温度计、压力表、蝶阀、止回阀、橡胶软接头、压力表、水泵、橡胶软接头、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压力表,所述补水管路依次设有压力表、蝶阀、橡胶软接头、水泵、压力表、橡胶软接头、止回阀、蝶阀,所述各管路中的电动调节阀、水泵、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电缆与控制柜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的实施方式:
所述采暖回水管路中从蝶阀、止回阀、橡胶软接头、压力表、水泵、到橡胶软接头的管路段同时并联有蝶阀、止回阀、橡胶软接头、压力表、水泵、橡胶软接头的管路。
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接入管网。
本实用新型与普通换热机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简化工程设计。2、实现了整体换热机组的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员值守。3、参考室内外温度实现二次网循环水温度自动调节,保证供热要求。4、依据温度及压力信号,自动完成循环泵、补水泵的变频,可自动实现循环泵及补水泵变频切换(两台循环泵或两台补水泵),变频与工频自动切换。5、根据液味及压力信号,自动完成补水及排水控制,无需设置膨胀水箱。根据工况要求,可自动实现变负荷采暖、空调、热水供应和不同时段、节假日节能态设定。6、系统具有停电保护,自动切断一次热源,来电自动启车功能。7、通过触摸屏,该微机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显示完整的系统流程、设备状态及各种参数。并可远程通讯到上一级PC机,也可以单独不联网就地控制。8、有编程功能、远程通讯接口。可编程,可修设设备。能实现局域网控制,即一台PC机监控多台换热机组。也可与公众网联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朝柳,未经齐朝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镁棒安装结构
- 下一篇:花岗岩石地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