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外手柄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908.7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初阳;梁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外手 结构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车外手柄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外手柄是汽车车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一般的汽车车门外手柄包括拉手本体和装饰条,其中,装饰条通过粘胶安装在拉手本体的凹槽内,随着环境的温度的变化,由于拉手本体和装饰条的材料不同,会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涨缩,而导致装饰条不规则拱起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门外手柄的装饰条易发生不规则拱起和移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手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门外手柄结构,包括拉手本体和装饰部件,所述拉手本体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装饰部件的凹槽结构,所述装饰部件采用卡接和/或螺接方式安装于所述拉手本体的凹槽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部件为条形,其一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拉手本体卡接的第一卡接结构,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拉手本体螺接的第一螺接结构;
在所述拉手本体的凹槽内在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并在与所述第一螺接结构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接结构配合的第二螺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连接于所述装饰部件上的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凹槽结构内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接结构为连接于所述装饰部件上的凸板,所述凸板上开设有第一螺孔;
所述第二螺接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凹槽结构上的第二螺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手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手柄结构,其采用卡接和/或螺接方式将拉手本体与装饰条等装饰部件连接起来,拉手本体与装饰部件能稳定配合,保证拉手本体与装饰部件可靠不脱开,从而提高了整车的品质和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外门手柄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车外门手柄结构的主视图;
图3表示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表示图3中A局部放大图;
图5表示装饰部件的主视图;
图6表示图5的左视图;
图7表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车门外手柄结构的拉手本体与装饰条由于采用粘胶粘贴连接方式而引起的装饰条易发生不规则拱起和移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手柄结构,如图1至7所示,其包括拉手本体1和装饰部件2,拉手本体1上开设有与装饰部件2匹配的用于安装装饰部件2的凹槽结构11,装饰部件2采用卡接或螺接连接方式安装在拉手本体1的凹槽结构11内。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手柄结构,通过卡接和/或螺接方式将拉手本体1与装饰条等装饰部件2连接起来,从而拉手本体1与装饰部件2能稳定配合,保证拉手本体1与装饰部件2可靠不脱开,提高了整车的品质和竞争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3所示,装饰部件2为条形,其一端具有用于与拉手本体1卡接的第一卡接结构21,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拉手本体1螺接的第一螺接结构22;
拉手本体1具有起装饰作用的主视端面1a和两侧的侧端面1b,在主视端面1a和一侧端面1b上开设有贯通的凹槽结构11,在拉手本体1的凹槽结构11内在与第一卡接结构2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卡接结构21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11,在与第一螺接结构22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第一螺接结构22配合的第二螺接结构;
第一卡接结构21与第二卡接结构11配合,而将条形的装饰部件2一端连接在拉手本体1的凹槽结构11内;
第一螺接结构22与第二螺接结构配合,而将条形的装饰部件2另一端连接在拉手本体1的凹槽结构11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3至7所示,第一卡接结构21为连接于装饰部件2上的定位凸块21’,第二卡接结构11为开设在凹槽结构11内的卡接槽11’;
第一螺接结构22为连接于装饰部件2上的凸板22’,在凸板22’上开设有第一螺孔;
在拉手本体1的侧端面1b上的凹槽结构11内具有第二螺接结构,该第二螺接结构为第二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滑轮锁
- 下一篇:一种防静电防滑门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