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返料辊筒的改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601.7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荀;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7 | 分类号: | B65G39/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2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返料辊筒 改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确切地说公开了一种自动返料辊筒的改向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的改向机构通常有两种,密封型和半密封型。半密封型改向机构由于粉尘污染严重、余料无法回收而只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的行业。随着带式输送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大,全密封带式输送机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全密封带式输送机在使用中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尾部余料严重,人工清理困难等。
发明内容
自动返料辊筒的改向装置,旨在解决余料收集并自动返回到输送机上层由输送带运走的问题,主要包括:圆弧型机壳(1)、自动返料辊筒(2)、条形方钢(3)、锥形管(4)、纺锤体(5)、主轴(6)、固定板(7)、软性返料板(8)、环形结构(9);其特征在于:自动返料辊筒(2)由多个条形方钢(3)组成筒体,条形方钢(3)间保留间距,并与由两个锥形管(4)组成的纺锤体(5)连接构成,纺锤体(5)与主轴(6)连接,圆弧型机壳(1)圆弧度与自动返料辊筒(2)圆弧度一致,保持与辊筒同轴心;锥形管(4)的小径均朝向辊筒端部,当余料通过筒体进入辊筒内部落到锥形管(4)上时,余料可落到辊筒的两端,纺锤体(5)中间部分与条形方钢连接,小径通过带立柱支撑的环形结构(9)与条形方钢(3)连接,通过三点连接,保证条形筒体有足够的强度,条形方钢(3)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呈径向辐射状,固定板超出筒体的长度。固定板上连接高耐磨、软性返料板。
辊筒在转动时, 圆弧型机壳与返料板直接接触,返料板可将通过条形方钢组成筒体的物料抛向带式输送机上层,避免了输送带折返带来余料的积存,省去了人工清料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及图2,自动返料辊筒的改向装置,包括圆弧型机壳(1)和自动返料辊筒(2),自动返料辊筒(2)由多个条形方钢(3)组成筒体,条形方钢(3)间保留间距,筒体由两个锥形管(4)组成的纺锤体(5)连接,纺锤体(5)与主轴(6)连接,条形方钢(3)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呈径向辐射状,固定板(7)上连接高耐磨、软性返料板(8)。
圆弧型机壳(1)圆弧度与自动返料辊筒(2)圆弧度一致。
筒体有条形方钢(3)组成。
条形方钢(3)间留有(3)公分间距,以便带式输送机的余料可以通过筒体进入辊筒内部。
纺锤体(5)由两个锥形管(4)组成,锥形管(4)的小径均朝向辊筒端部,当余料通过筒体进入辊筒内部落到锥形管上时,余料可落到辊筒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板盘类抓取装置
- 下一篇:对顶式柔性烟草贮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