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免剥式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7771.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古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叶辉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4/28;H01R1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剥式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线接续的免剥式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连接两个电线时,需要先将电线外部的绝缘线进行剥除,然后在进行连接,连接好之后还需要一些绝缘材料对其进行包覆,以免其漏电,这种连接方式不操作极为不便,而且所连接的电线之间防腐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电线接剥故障、使电线接续方便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剥式接头,包括上压板、塑料底套以及导电性刺刀片,上压板的尾端与塑料底套的一端相接,在两者相接处设置有至少一道折槽,在上压板的首端设有勾形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塑料底套的顶部设置的卡条相卡接,并且上压板以折槽为旋转轴向内折叠后可使卡槽扣于所述卡条上;所述塑料底套开设有第一入线孔和第二入线孔,所述刺刀片上设置有若干个刺爪,所述刺爪之间形成有剥线口,在所述第一入线孔、第二入线孔的底壁开设有用于插入刺刀片的安装口,在与所述安装口相对的孔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卡住刺刀片刺爪的纵向卡道。
所述折槽为开口向下的倒V型。
所述第一入线孔为完全贯穿的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二入线孔为不完全贯穿孔,且所述第一入线孔的外壁径向开口并延伸至塑料底套的本体之外。
所述第二入线孔的底部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入线孔内壁径向完全相通的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的底部与所述安装口相通。
所述刺刀片由可导电的铜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刺刀片由安装口插入塑料底套中并卡入卡道内,使刺刀片和塑料底套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且使刺刀片更少的外露,从而提高了耐压及绝缘性能;上压板和塑料底套产品使用塑料、刺刀片使用铜合金制成,提高了导电和防腐性能,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非常方便快捷的电线接续或分支引线的连接工艺,避免剥开绝缘层,减少了电线接剥中产生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压板与塑料底套相接时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压板与塑料底套相接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刺刀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免剥式接头,包括上压板1、塑料底套2以及刺刀片3,上压板1的尾端11与塑料底套2的一端相接,在两者相接处设置有两道折槽12,折槽12为开口向下的倒V型,通过该折槽12可以实现上压板1的翻折,在上压板的首端13设有勾形卡槽14,卡槽14与所述塑料底套2的顶部设置的卡条21相卡接,卡槽14与卡条21相互吻合即卡槽14可以卡入卡条21内,两者进行配合,在装配时上压板1以折槽12为旋转轴向塑料底套底部的方向折叠后可使卡槽14牢牢扣于卡条21上,使上压板1与塑料底套2结合为一体。
在塑料底套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入线孔22和第二入线孔23,第一入线孔22为完全贯穿的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二入线孔23为不完全贯穿孔,且第一入线孔22的右壁径向开口221并延伸至塑料底套2的本体之外,通过此开口可以实现塑料底套2在被上压板1连接时的缓冲作用;在第二入线孔23的底部设有一与第一入线孔22内壁径向完全相通的条形通孔24。
第一入线孔22、第二入线孔23的底壁开设有用于插入刺刀片3的安装口25,在与安装口25相对的孔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卡住刺刀片3上的刺爪31纵向卡道32,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是双排刺爪31,所设置的卡道32与其对应,即刺爪31可以插入卡道32内;另外也可以将刺刀片3的刺爪31设置为单排,其卡道32设置为与其配合的卡道32。
如图4所示,在刺爪31之间形成有剥线口33,剥线口33的个数根据刺爪31的个数而定,即一对刺爪31之间形成有一个剥线口33,三个刺爪31形成两个剥线口33,为了便于所接续的电线具有更好的导电性,本实用新型中的刺刀片3采用导电性较强的铜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两根需要接续的电线分别置入第一入线孔22和第二入线孔23内,将刺刀片3放入安装口25内,使剥线口33分别卡住所要接续的两根电线,用力将其挤压使刺爪伸入到卡道32内,由于本刺刀片3由导电性材料制作,两者即实现了电连接;将刺爪31卡入卡道32内完成电连接后,将上压板1以折槽12为旋转轴向塑料底套底部的方向折叠后使卡槽14牢牢扣于卡条21上,使上压板1与塑料底套2结合为一体即完成了整个电线接续和固定操作。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叶辉,未经古叶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7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