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机辊的新型轴承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6799.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石珍强;宋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F16N1/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新型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轧机辊的轴承座。
背景技术
轧机在工作时,其轧制速度快、轧制力大,使轧机辊的轴承座承受载荷大且容易产生温升,导致:1)轴承座内孔产生变形;2)轴承结构发生变形,轴承钢抵抗滚动表面疲劳的能力下降;3)润滑剂变质失效。因此,为了保持轴承座的良好使用性能,对其进行冷却润滑及减小轴承座所承受载荷尤为关键。而目前很多轧机辊的轴承座达不到好的冷却润滑效果;有些为了达到冷却润滑目的,在轴承座上、下部开设多个油路,结构复杂,影响轴承座加工效率;也有些冷却通道的进口处无任何密封措施,导致冷却润滑油的泄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轴承座,它可以使轴承座达到很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减小了轴承座内孔和轴承结构的变形,保证轧钢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同时,它可以实现冷却润滑油的密封,并且可以防止润滑油变质失效。
本实用新型轧机辊的新型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在轴承座座体上半部一边开设有润滑通道,通道包括与轴承座座体轴线相平行的圆孔和竖直通孔,竖直通孔与圆孔和轴承座座体的内孔相通,并与两者相垂直;冷却润滑油从圆孔注入后,流经竖直通孔进入轴承座座体的内孔。
本新型通过在轴承座座体上开设润滑通道,冷却润滑油从圆孔注入后,流经竖直通孔进入轴承座座体的内孔,对轴承进行润滑,从而使轴承座达到了很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减小了轴承座内孔和轴承结构的变形,保证轧钢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旋转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旋转视图。
图中:1—轴承座座体、2—圆形通孔、3—螺钉、4—圆孔、5—连通槽、6—密封垫、7—轴承座内孔、8—竖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轧机辊的新型轴承座,在轴承座座体1上半部一边开设有润滑通道,通道包括与轴承座座体1轴线相平行的圆孔4和竖直通孔8,竖直通孔8与圆孔4和轴承座座体1的内孔相通,并与两者相垂直;冷却润滑油从圆孔4注入后,流经竖直通孔8进入轴承座座体1的内孔7。
圆孔4的数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圆孔4为一个,其开口由螺钉3密封。在冷却润滑油加入到圆孔4后,装上螺钉3,对冷却润滑油起密封作用,防止润滑油泄漏。同时防止杂质进入润滑油,使润滑油变质失效。
作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圆孔4可以为相互平行的两个,两个圆孔4之间通过联通槽5串联联通,连通槽5用密封垫6封闭,圆孔4中的通孔的另一个开口由螺钉3密封。这种结构下,冷却润滑油从装有螺钉3的圆孔4注入后,流经联通槽5到达另一个圆孔4,从竖直通孔8进入轴承座座体1的内孔7。这样,冷却润滑油在轴承座座体里的流动路线变长,可以更好地对轴承座进行冷却,减小轴承座的变形。在冷却润滑油加入到圆孔4后,装上螺钉3。
竖直通孔8的数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竖直通孔8为一个,它通至轴承座座体1内装配轴承的内孔7处,从而对轴承进行润滑,减小了轴承结构的变形。
作为本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竖直通孔8为两个,一个通至轴承座座体1内装配轴承的内孔7处,另一个通至轴承座座体1内装配其它零部件的内孔7处。这样,冷却润滑油可以同时对轴承座内的轴承和其它零部件进行冷却润滑,进一步减小了轴承座的变形。
本新型的润滑通道为非循环通道,视轴承座运行情况加入润滑油,无需频繁加入。
本新型中冷却润滑油通过轴承座座体上开设的润滑通道,使轴承座达到了很好的冷却润滑效果,减小了轴承座内孔和轴承结构的变形,保证轧钢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另外,轴承座的冷却降低了其内部轴承的温升,进一步防止了润滑油变质失效。
作为本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轴承座座体1上半部的另一边开设了一个与轴承座座体1轴线相平行的圆形通孔2,其作用是降低轴承座所承受的负载。
本新型轴承座通过开设圆形通孔和润滑通道,减小了轴承和轴承座内孔变形,使压力载荷峰值下降,从而提高了轴承座的使用寿命,保证轧钢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67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螺丝装置
- 下一篇:钎焊时所用的夹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