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5383.X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平;荆丰林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粉末冶金 模具 加热 结构 | ||
1.一种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包括阴模外套(11)和阴模模芯(12),所述阴模外套(11)套在所述阴模模芯(12)上形成一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阴模外套(11)的内部直径表面处设计一螺旋油槽(13),所述螺旋油槽(13)与外接的可控温热油形成一热油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回路还包括进油嘴(14)、进油管路(16)、出油嘴(15)以及出油管路(17),外接的可控温热油依次流经进油嘴(14)、进油管路(16)、螺旋油槽(13)、出油管路(17)以及出油嘴(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油嘴(14)、进油管路(16)、出油嘴(15)以及出油管路(17)都设置在阴模外套(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油管路(16)连通在最高位置的螺旋油槽(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出油管路(17)连通在最低位置的螺旋油槽(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新型粉末冶金模具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模外套(11)与所述阴模模芯(12)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平;荆丰林,未经刘福平;荆丰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53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