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电流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2598.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1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国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瀚文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714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接地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特别是一种小电流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
目前我国电力、通讯等部门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有多种,如在镀锌扁钢体上压制石墨粉、膨润土、水泥复合材料的降阻模块制品,用焦炭、炭墨、石墨、沥青等材料高温烧制的碳素块制品和用石墨布与不锈钢板网复合的板条状制品以及芯部和表层采用石墨线编织的缆形制品,虽然这些制品都具有防雷和安全接地功能,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如:用石墨粉、膨润土、水泥合成的降阻模块制品笨重、安装施工困难、吸湿、蓄水怕冻、易粉化破碎、透水、透气、吸潮,加快了内置扁钢接地体的腐蚀速度,使接地体因腐蚀而提前报废,接地电阻不稳,使用寿命短;用焦炭、炭墨、石墨、沥青等材料烧制的碳素块制品,制造工艺复杂、耗能高、污染环境,成本高、价格贵,脆性大、韧性差、易折断破碎,与金属连接线连接困难;用石墨布与不锈钢板网压制切割的板状制品,脆性大、韧性差、易折断损坏,安装连接困难;芯部和表层都采用石墨线加工的缆形制品因石墨线中有增强的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粘合剂,导电的石墨在缆体中所占的比例少,导电截面小、电阻率≥0.25Ω·m,大电流冲击时易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小电流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小电流接地装置,不锈钢管两端皆为连接件,不锈钢管上包裹一层碳素块层,碳素块层的外层包裹石墨纸层,在不锈钢管上碳素块层及石墨纸层的两端装有护盖。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石墨纸层厚度为10-20mm。
本实用新型小电流接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节省能源、不粉化破碎、密封不吸潮、不锈钢棒免受腐蚀、接地电阻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连接方便、导电截面大、电阻率小、抗大电流冲击、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中,连接件1、碳素块层2、石墨纸层3、护盖4、不锈钢管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小电流接地装置,不锈钢管5两端皆为连接件1,不锈钢管5上包裹一层碳素块层2,碳素块层2的外层包裹厚度为10-20mm的石墨纸层3,在不锈钢管5上碳素块层2及石墨纸层3的两端装有护盖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瀚文,未经国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2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