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1482.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雷兵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兵山;段朝霞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式热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热泵系统,适用于各种热源的采暖供热和蓄热。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热源的采暖供热,市面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是空气源热泵系统,它是以空气为低温热源,经热泵整合后提供高位热源的一种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在现有的技术中,环境温度低于10℃以下时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效率开始衰减,至零下温度后其cop值趋向于1甚至不能制热,对此一般的改良方案就是在该系统中增加辅助热源(电加热或锅炉等)来解决冬季环境温度低空气源热泵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技术所形成的家用产品几乎都是以电辅加热解决冬季问题,在我国北方1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完全靠电加热解决制热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能耗较高,效率低,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蓄热式热泵系统,能耗低,效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热式热泵系统,包括热源,还包括储液罐、回热换热器、压缩机、热交换装置和电子膨胀阀,热源输出的传热工质通过依次连接的储液罐、回热换热器和压缩机传送到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通过依次连接的回热换热器和电子膨胀阀与热源连接。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包括环形盘管式换热器,环形盘管式换热器包括热水出口、冷水进口和用于流通传热工质的承压热水器,承压热水器为螺旋形。
如上所述的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相变储热箱、散热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压缩机输出的传热工质经相变储热箱后分别传送给散热装置和环形盘管式换热器,温度调节装置控制环形盘管式换热器输入传热工质的通断。
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为散热器或采暖管或并联后的散热器和采暖管。
如上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为温控电动阀,所述的相变储热箱通过温控电动阀与环形盘管式换热器连接。
一种蓄热式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混水阀,散热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控制阀一端和相变储热箱连接,第一控制阀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控制阀一端和第三控制阀一端连接,第二控制阀另一端与环形盘管式换热器的冷水进口连接,第三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混水阀连接,混水阀与环形盘管式换热器的热水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能耗低,效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可以以清洁的太阳能为低位热源,安装于任何可以接受太阳光的地方,都可以产生所需求的热源 ,受环境影响较小;
3、没有噪音,可安装于室内任何地方,储存的热量随用随取;
4、可根据不同热源选择不同的压缩机和循环工质,解决特定环境下的热量收集整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回热换热器;3-压缩机;4-承压热水器;5-环形盘管式换热器;6-电子膨胀阀;7-安全泄压阀;8-相变储热箱;9-采暖循环管;10-分水器;11-散热器;12-采暖管;13-集水器;14-混水阀;15-温控电动阀;16-第一控制阀;17-第二控制阀;18-第三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蓄热式热泵系统,包括热源、括储液罐1、回热换热器2、压缩机3、热交换装置和电子膨胀阀6,热源输出的传热工质通过依次连接的储液罐1、回热换热器2和压缩机3传送到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通过依次连接的回热换热器2和电子膨胀阀6与热源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热交换装置包括环形盘管式换热器5,环形盘管式换热器5包括热水出口、冷水进口和用于流通传热工质的承压热水器4,承压热水器4为螺旋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相变储热箱8、散热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压缩机3输出的传热工质经相变储热箱8后分别传送给散热装置和环形盘管式换热器5,温度调节装置控制环形盘管式换热器5输入传热工质的通断。
散热装置为散热器11或采暖管12或并联后的散热器11和采暖管12。
温度调节装置为温控电动阀15,所述的相变储热箱8通过温控电动阀15与环形盘管式换热器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兵山;段朝霞,未经雷兵山;段朝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1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空高炮时间引信炮口装定器
- 下一篇:四方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