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用悬浮生物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1400.2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士兵;杨海清;李桂平;王彦成;郝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生物 流化床 悬浮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用悬浮生物填料。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行业中,微生物生化技术是常用而重要的水处理技术,微生物种类的多少、生物量的大小、微生物的活跃程度等特性决定了微生物生化技术的处理负荷和处理效果。在微生物生化技术中,生物流化床工艺的微生物种类多、生物量大、微生物活跃,其处理负荷高、处理效果好,因此生物流化床工艺正逐步成为微生物生化技术的主流工艺。悬浮生物填料的类型是决定生物流化床工艺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悬浮生物填料种类繁多,目前比较通用的是由塑料制作的扁圆柱体形、多腔室同心环状生物填料,其比表面积大、流化状态好、使用寿命较长。如中国专利200720036902.6、200920043978.0、200920233880.1公开的悬浮生物填料均属于此类结构的填料。此类填料均由塑料(如PE)材质做作、表面塑水,在使用初期挂膜速度慢;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没有调节材质的比重,与水的比重差别较大,在使用中流化状态不理想、经常出现生化曝气池边角有填料堆积的现象;在高原强紫外线地区含有机溶剂的化工污水处理应用中,填料老化速度快、使用寿命难以达到设计长度。因此,此类填料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用悬浮生物填料,克服此类填料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污水处理生物流化床用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圈、内环圈、径向筋板、小鳍片、径向辐射鳍片;所述外环圈和内环圈通过两片垂直相交的径向筋板连接;外环圈的外侧表面固定若干径向辐射鳍片;内环圈外侧表面固定若干小鳍片。
所述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设有8条连接筋板;在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形成多个腔室。
所述径向辐射鳍片为32个,间隔均匀设置在外环圈的外侧表面上。
所述外环圈的直径为19.5-20.5mm,厚度为0.3-0.5mm;所述径向辐射鳍片高度为1.8-2.2mm,厚度与外环圈(1)的一致。
所述小鳍片为12个,间隔均匀设置在内环圈的外侧表面上。
所述内环圈的直径为9.5-10.5mm,厚度与外环圈的一致;所述小鳍片高度为0.9-1.1mm,厚度与外环圈的一致。
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由含有加入亲水剂、抗氧化剂及比重调节剂的PE材质制作,其比重为0.94-0.98。
所述悬浮生物填料堆积后的比表面积为400-500m2/m3。
本实用新型的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比重调节剂,使得其比重为0.94-0.96,挂膜后的比重约为0.96-1.0,与水的比重接近,因此在使用中其流化状态好、在生化曝气池的边角无堆积现象。
(2)、外环圈和内环圈之间的单个腔室的理论直径为0.5mm,径高比为0.5,腔室的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利于腔室内的生物膜与水体间的传质与传氧,微生物的新成代谢、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旺盛。
(3)、单个填料的比表面积约为1100m2/m3,堆积后的有效比表面积约为470m2/m3,有效比表面积大,单位体积填料的微生物挂膜量大。
(4)、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亲水剂,填料表面亲水,在填料投入生化曝气池的初期阶段,微生物挂膜速度快,大大缩短工程调试周期。
(5)、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抗氧化剂,填料的抗老化、防紫外线等性能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本使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能达到15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悬浮生物填料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用悬浮生物填料的剖面图
图中,1.外环圈、2.内环圈、3.径向筋板、4.小鳍片、5.径向辐射鳍片、6.连接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1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