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软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946.7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胡霄宗;胡继宗;涂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B01D35/02;C02F1/4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戚秋鹏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软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用的一种多功能软水阀。
技术背景:
在水处理应用中,经常要用到多功能控制阀,特别是在软化水领域中,常用多功能控制阀来实现软化、反冲洗、吸盐再生、补水、正洗等功能。由于平面密封多路阀结构简洁,可靠性高,近年来日渐成为多功能控制阀领域的主要阀种之一。但由于平面阀的结构限制的原因,使得平面阀的阀体内的流道宽度不够一致,这样就使得水流受阻,影响平面阀的供水量,例如,阀体内和玻璃钢罐体相连的进水口的流道、从玻璃钢罐体到阀体的内部出水口的流道、以及阀体到外部出水口的流道的宽度通常是不一致的,这样导致了水流不够流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软水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阀体内部流道宽度不一致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软水阀,包括阀体、盖子、射流器、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相连接,软水阀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滤芯外侧接口、滤芯内侧接口和吸盐口,在软水阀内还设置有与射流器相连通的射流器出口和射流器入口流道,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软水阀内,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互相连通并且与滤芯外侧接口相连通,第三通孔与滤芯内侧接口相连通,第四通孔与出水口相 连通,第五通孔与射流器出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射流器入口相连通;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盖子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排污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定阀片上的第七通孔位于定阀片的中心,所述动阀片上的排污盲孔的一端位于动阀片的中心。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宽度一致的流道使得阀体中的水流更加流畅,实用,环保,使用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阀体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软化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反冲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吸盐再生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正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盐箱补水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采用从阀杆到盖子再到阀体的排污技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阀体俯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软化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反冲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吸盐再生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动阀片相对于定阀片的位置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正洗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亚东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9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AMOLED像素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