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直冲式壶盖的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802.1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伏开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伏开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直冲 壶盖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用的茶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泡茶用茶壶,如瓷壶、陶艺壶和紫砂壶等,在冲茶的时候,都需要打开壶盖,向壶中倒开水,然后盖上壶盖,稍等一会儿,茶就沏好了。这种传统茶壶存在的缺点是:开取壶盖不方便,容易掉落摔破壶盖。另外由于需要盖上壶盖等待茶沏好,会出现焖茶的情况,茶水中有熟烫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直冲式壶盖的茶壶,以克服传统茶壶开取壶盖不方便,容易掉落摔破壶盖和焖茶的缺点。它包括壶身1和壶盖,所述壶盖盖在壶身1的顶端,所述壶盖包括拱形罩3和限位下插口圈4,限位下插口圈4的上端固定在拱形罩3的底端边缘上,限位下插口圈4插在壶身1的上开口内,拱形罩3的顶端开有中心孔3-1。
使用时,开水通过拱形罩3顶端的中心孔3-1注入壶身1中,因此不需要拿开壶盖注水。另外,壶盖上的开孔使壶身1内始终不与外界封闭,不会出现焖茶的情况,茶水中没有熟烫的味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方式三中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转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壶身1和壶盖,所述壶盖盖在壶身1的顶端,所述壶盖包括拱形罩3和限位下插口圈4,限位下插口圈4的上端固定在拱形罩3的底端边缘上,拱形罩3的顶端开有中心孔3-1,限位下插口圈4插在壶身1的上开口内。拱形罩3的顶端中心处形成下凹的凹坑。所述凹坑有利于水汇集流入中心孔3-1.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所述壶盖还包括底板2,限位下插口圈4的上端固定在底板2的下表面上,拱形罩3的底端边缘与底板2的外边缘固定融合为一体,底板2的上下表面之间开有过水孔2-1,所述过水孔2-1为均匀分布的多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3和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二的不同之处是,它还包括转盖,所述转盖由盖板5和立柱6组成,盖板5的上下表面间开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过水孔5-1,最佳为四个,底板2上的过水孔2-1与过水孔5-1的位置相同,盖板5设置在底板2的上表面上,立柱6的下端固定在盖板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立柱6的上端穿出中心孔3-1。如此设置,通过用手转动立柱6,能够选择控制底板2上的过水孔2-1是否开通,使本实用新型功能更多。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3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三的不同之处是,它还包括挡圈7,挡圈7固定在底板2的上表面上并环绕着盖板5。如此设置,对转盖提供了限位,保障过水孔2-1与过水孔5-1能够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伏开永,未经伏开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倾式电热汤锅
- 下一篇:一种具有储藏功能的摇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