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4998.2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骐;容志强;梁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到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的设计者通常会关注两个基本电路部分,即逻辑部分及电源部分。在设计逻辑电路时,因为在逻辑电路中流动的电流较低,使得设计者通常不会考虑由于状态改变(如:温度)所造成电气属性的任何变化(如:电路组件的阻抗)。然而,高电流的流动将很容易使得电源电路在焦耳效应作用下,电气属性发生变化。因此欲使电源连接器能够通过高电流,必须尽量减小电源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电阻,从而减小因焦耳效应而产生的热量;同时,导电端子的散热面积应尽可能大,从而使得因焦耳效应所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现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效果不佳,从而使得电连接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因焦耳效应所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而损坏电连接器。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能取得较佳的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导电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用以收容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逃料孔,且至少两个相邻的端子收容槽之间设置有所述逃料孔,其中所述逃料孔与相邻的所述端子收容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内壁上开设有散热通槽,使得所述端子收容槽与相邻的所述逃料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收容槽的内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具有倾斜的导引面,所述导电端子对紧密贴合于所述导引块上,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对与所述端子收容槽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导电端子对均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向外延伸的扣持部、自基部另一端向外延伸的接触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基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弯折部,且所述每一个导电端子对的两片导电端子呈镜像对称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收容槽的前端设有用以抵持所述接触部的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个导电端子对的两片接触部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弹性悬伸于所述接触部外表面上的悬臂,且所述悬臂朝向所述扣持部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收容槽包括用以收容所述悬臂的槽道,所述槽道防止所述悬臂沿前后方向脱离所述绝缘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对的扣持部相配合的卡片及螺丝,以将所述导电端子对稳固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若干信号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信号端子包括插入部、自所述插入部一端向外延伸的接触部以及自所述插入部另一端向外延伸的引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内壁上开设有散热通槽,使得所述端子收容槽与相邻的所述逃料孔连通,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散热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一个导电端子对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导电端子对的一片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对20与若干信号端子30。
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用以分别收容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对20与若干信号端子30,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对20与所述若干信号端子30的形状不尽相同,因而用以收容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对20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1与用以收容所述若干信号端子30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2的形状也不尽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4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室外机检测电源快速接头盒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