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运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3335.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荣;向如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1/00 | 分类号: | B62D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运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台车,尤其涉及一种高负荷的转运台车。
背景技术
大型设备(如港机产品中的轨道吊等)在总装基地场地移位和客户现场后场转运时,通常要在场地上铺设轨道,利用特殊的滚装台车在既定的轨道上按既定路线转运,需要准备相应的轨道等工装,转运过程中同时要配以必要的铲车等设备;因滚装台车与轨道需要转弯角仅0.5度左右,对于实现大型设备按曲线路径转运而言非常困难,要求转弯半径比较大,对总装场地和客户现场的要求都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运台车,能够直接在地面上实现转运,避免对轨道的依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台车,包括:
车架;
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多个轮胎;
固定在所述车架上的转盘结构;
与所述转盘结构铰接的连接铰支座。
可选地,所述连接铰支座和转盘结构之间具有放置千斤顶的顶升空间。
可选地,所述转运台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升空间内的千斤顶。
可选地,所述车架上固定有牵引耳板。
可选地,所述转盘结构和车架之间为螺接。
可选地,所述轮胎为浇注橡胶轮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台车在车架上安装多个轮胎并在车架上固定转盘结构,此外还在转盘结构上铰接连接铰支座,一方面能够满足大型设备的高负载转运,另一方面能够摆脱对轨道的依赖,突破转弯半径的限制,从而实现小区域内曲线转运以及大型设备的载荷转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台车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方向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转运台车的主视图,图2是图1沿A方向的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的转运台车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转运台车包括:车架12;安装在车架12上的多个轮胎1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数量为8个;固定在车架12上的转盘结构13,本实施例中转盘结构13与车架12之间具体为螺接;与转盘结构13铰接的连接铰支座14。
此外,在连接铰支座14和转盘结构13之间还具有顶升空间,其中可以设置有千斤顶15,本实施例中在连接铰支座14和转盘结构13之间的两侧位置各预留有一处顶升空间,其中分别设置有一台千斤顶15,千斤顶的载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本实施例中为100吨千斤顶。另外,本实施例中,车架12上还固定有牵引耳板16。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例子,轮胎11可以是浇注橡胶轮胎,例如采用高强度耐磨树脂材料浇注的橡胶轮胎,每个轮胎11的设计载荷为20吨负载,通过车架12组合8个轮胎11,可以负载约150吨载荷。车架12上的转盘结构13可实现任意曲半径的曲线转运;转盘结构13上安装的连接铰支座14能够确保各个轮胎11在装运过程中均衡受力;连接铰支座14和转盘结构13之间两侧各预留顶升空间,并放置千斤顶15,可实现大型设备的载荷转移。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车架12首先与轮胎11组装在一起,之后将车架12与转盘结构13通过螺栓连接,然后再将转盘结构13与连接铰支座14铰接,整体组装之后,在顶升空间布置位置对称的千斤顶15,顶起连接铰支座14与大型设备安装位置接触,再通过螺栓连接牢靠;而后继续顶升至大型设备重量全部转移到该转运台车上,撤除大型设备胎架;利用钢丝绳、牵引车等牵引车架12上的牵引耳板16,直线或曲线牵引至指定区域;然后利用千斤顶15同步顶升大型设备,放入大型设备胎架;再拆除连接螺栓,松千斤顶15,将大型设备的重量转移至胎架上,之后移除本实施例的转运台车。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3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失模射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碰撞吸能及抗弯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