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225.0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韩洪举;何志军;郭吉平;简永航;刘贵蜀;黄志华;张基进;彭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式 渐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
背景技术
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是山区适宜、合理、经济的桥型之一,特别是西部山区岩石地基多且承载力高,修建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是经济合理的。而采用整体截面的单箱多室拱箱截面、挂篮悬臂浇筑的施工是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施工方法。
箱拱悬浇的主要难点是,施工过程中主拱圈混凝土的拉应力及结构的稳定性控制,而塔架(塔偏)控制是这两个施工难点控制的核心之一。施工过程中的三大核心(施工安全;结构荷载内力;结构线形)控制均与塔架(塔偏)控制相联系。
常规的缆索吊机塔架采用扣锚索分离布置,为保证塔顶水平力相等,一般采用塔底设铰,这样塔架自身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因此,目前拱桥施工塔架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由N型万能杆件和局部新制杆件组拼而成,塔架根部虽采用了固结处理,但由于万能杆件扣塔整体刚度较小,且不利于锚箱的放置,杆件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多元件组合结构,螺栓眼孔间隙所导致的非线性变形难以准确计算及模拟,不确定因素过多;另一种是采用螺旋焊管做立柱,通过横纵平联连接而成。但扣锚索均锚固于塔顶或最多分两层锚固,且钢管立柱均为等壁厚,导致结构稳定性差且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装卸方便、成本低的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包括立柱钢管系统、锚箱支承梁系统,该立柱钢管系统为对称设置的2排4肢结构,立柱钢管之间通过横联管、纵联管、平联管、斜撑管进行连接;一根立柱钢管分为多段,每段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立柱钢管每段的管径相同,壁厚不等,壁厚从下往上逐渐减小;锚箱支承梁系统位于立柱钢管系统的上部,设有多层。
上述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其中:所述一根立柱钢管分为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法兰盘连接、第二段至第五段通过锚箱支承梁连接,形成四层锚箱支承梁系统。
上述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其中:所述锚箱支承梁系统由多个通过锚箱支承梁平联管、锚箱支承梁纵联管连接的锚箱支承梁组成。
上述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其中:所述锚箱支承梁由上顶板、下底板、支承钢管组成,支承钢管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上顶板和下底板的两侧设有竖板。
上述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其中:所述支承钢管的两侧设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立柱钢管系统为对称设置的2排4肢结构,立柱钢管之间通过横联管、纵联管、平联管、斜撑管进行连接;一根立柱钢管分为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通过法兰盘连接、第二段至第五段通过锚箱支承梁连接,形成四层锚箱支承梁系统。锚箱支承梁系统代替法兰盘和纵、横、斜向联系,简化塔架的结构,而且即每段立柱钢管之间最终用螺栓连接,拆装方便快捷。立柱钢管每段的管径相同,壁厚不同,壁厚从下往上逐渐减小,各立柱钢管壁厚采用分段渐变,经济而实用。锚箱支承梁系统由多个通过锚箱支承梁平联管、锚箱支承梁纵联管连接的锚箱支承梁组成。锚箱支承梁由上顶板、下底板、支承钢管组成,支承钢管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上顶板和下底板的两侧设有竖板。在每个锚箱支承梁内单独设置有支承钢管,锚箱支承梁的上顶板与下底板完全夹紧此钢管,这样,当上一段立柱钢管的竖向力传递至锚箱支承梁位置时,几乎可将荷载通过此段钢管迅速的传递至下一段立柱钢管,使钢管竖向传力更明确。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扇形式扣挂的渐变塔架结构稳定性强、外形美观且经济性良好, 锚箱支承梁在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减少整个塔架系统纵、横、斜向联系,既保证了结构安全又减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锚箱支承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
1、立柱钢管系统;2、立柱钢管;3、横联管;4、法兰盘;5、斜撑管;6、平联管;7、锚箱支承梁;8、锚箱支承梁系统;9、纵联管;10、上顶板;11、下底板;12、竖板;13、支承钢管;14、锚箱支承梁纵联管;15、隔板;16、锚箱支承梁平联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抗干扰性能的逆变式弧焊机的电路结构
- 下一篇:电火花腐蚀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