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098.4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吏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3/12;F25D21/14;F25D23/00;B01D53/26;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干燥室的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户对冰箱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例如,人们希望冰箱并非单纯地用来存储食物,还希望用来存储药品、香烟、茶叶等要求低湿环境的物品。
现有风冷型冰箱其冷藏室内湿度较大,如果直接将物品存储在冷藏室内,会导致物品快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难以达到预期的干燥、防霉效果,将影响被存储物品的品质。
因此,一种带干燥间室的冰箱应运而生,其不但具有冷藏效果,而且可以有效保持存储物品的干燥。例如,于2002年4月24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为01242058.1,揭示了一种带干燥间室的电冰箱,该电冰箱包括箱体,位于所述箱体中的冷冻和冷藏室,控制所述电冰箱工作的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可显示冰箱工作状态的操作和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冰箱箱体中的干燥间室,所述干燥间室中设有与冰箱冷藏室蒸发器相连接的除湿蒸发器,与所述冰箱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空气循环装置、温度补偿装置和传感装置。但是,这种带干燥间室的冰箱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具有干燥间室的冰箱,用以存放储存环境要求湿度较低的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干燥室的冰箱,该干燥室不但适于存放储存环境要求为低湿的物品,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冷冻室、冷藏室、空气循环装置和干燥室,所述冷冻室、冷藏室和空气循环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冷冻室内,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内,所述干燥室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内,所述排风口面向所述干燥室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用以隔断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孔。
优选地,所述干燥室为密封盒式干燥室,所述侧壁为所述密封盒的一个面。
优选地,所述干燥室为抽屉式干燥室,所述抽屉式干燥室包括抽屉本体和隔离罩,所述隔离罩设置于所述抽屉本体的外部,所述排风口面向所述隔离罩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侧壁上,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用以隔断的冷凝板,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冷凝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隔离罩为与所述抽屉的形状、大小相配合的盒体,且所述隔离罩设置有至少一个便于收容所述抽屉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隔离罩的底面或侧面。
优选地,所述隔离罩开设有第一通孔的侧壁,该侧壁形成具有隔热功能的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冷凝板为金属材料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的厚度≤2mm。
优选地,所述冷凝板的正下方设置有横向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 排水孔相通。
优选地,所述冷凝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冰箱,在干燥室的侧壁上、面对排风口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用以隔断的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下方设置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孔。由于所述干燥室为一个独立密闭的空间,并且所述干燥室设置于冰箱的冷藏室内,因此,所述干燥室内的温度高于冰箱的冷冻室内的温度。如此设置,当排风口的冷风直吹到所述冷凝板上,将所述冷凝板变冷,由于干燥室内的空气温度较高,温度较高的空气遇上冷的冷凝板,干燥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冷凝于所述冷凝板上,并通过排水孔排出,从而使干燥室内的空气湿度降低,提高了干燥室内的干燥性,更利于存放储存环境要求为低湿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冰箱干燥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冰箱干燥室的隔离罩半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冰箱干燥室的隔离罩完全合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冷藏室;3、冷冻室;4、干燥室;41、侧壁;5、冷凝板;3′、冷凝板;1′、抽屉本体;2′、隔离罩;21′、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