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堵孔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306.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龙;陈志强;华安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堵孔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堵孔件结构。
背景技术
堵孔件作为车身必不可少的NVH件,它承担着降噪、密封、堵孔、装饰等功能。在整车的装配中必不可少,目前整车中所用到的堵孔件,大多数为橡胶制品,极少数用的是金属件,橡胶因其弹性好,变形量大,贴合性好等各种性能优点而受到整车装配的欢迎,但在许多橡胶堵孔件的设计中,很多结构上的设计不合理,给整车的装配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堵孔件的结构如下图1所示:
该堵孔件的缺点有如下几点:
1. 橡胶厚度较大,所需安装变形力较大。
2. 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小。
3. 无法消除间隙或过盈,无法保证降噪、密封等NVH性能。
4. 成本高,价格贵,性价比极低。
针对一般堵孔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在橡胶堵孔件的安装过程中,都是依靠橡胶良好的变形能力而将堵孔件的锥型头强行压入孔内,所以对堵孔件变形要求高,理论上变形量越大,对装配越有利,装配越方便,但由于橡胶厚度较大,要使得堵孔件变形,所需安装的力较大,而变形力大小也决定量装配的难易程度,所需要的变形力越大,装配越困难,所需要的变形力越小装配越容易,现在堵孔件的安装都是靠总装工人手工安装,这样的结构给安装带来很大不便,费时费力。
其次因安装堵孔件后贴合面为上贴合面2和下贴合面1两个平面,上下两个贴合面对钣金的厚度范围要求高, 如果钣金厚度大于了上下两个贴合面的绝对距离,则无法安装,如果钣金厚度小于了上下两个贴合面的绝对距离,则会产生间隙,这样就降低了堵孔件的密封性能。如图1中装配厚度为a的钣金不会有间隙,但装配厚度为b的钣金则会产生间隙,故该堵孔件只能与厚度为a的钣金配合,通用性差。密封性作为堵孔件重要的性能指标,其重要的技术指标在上下贴合面得间隙,间隙过大不能满足要求。第三,无法保证降噪等NVH性能。因钣金的绝对尺寸和上下贴合面的绝对距离不可能相等,即它们之间不会为零间隙,所以钣金和堵孔件的间隙或过盈始终都会存在,无法消除,这样就降低了整车的密封、降噪等NVH性能。
最后通用性及适用范围的及其他问题,如果针对不同的钣金厚度都去开发一个堵孔件,不仅造成了浪费,还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另外成本高,价格贵,性价比极低,用更少的橡胶达到更好的性能效果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一般堵孔件存在的安装力大、通用性差、密封性差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橡胶堵孔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橡胶堵孔件,其上部为盖在孔表面的密封盖,下部为塞进孔内的锥形堵头,在密封盖与锥形堵头之间有与钣金上表面和下表面贴合的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盖的顶面中心设计一圈环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上贴合面和下贴合面两个平面的初始间隙为零。所述上贴合面设计为向上的圆弧形。在所述密封盖的顶面,所述环形凹槽的中心设有按压凸台。
经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该结构具备以下的优点:
1. 环形凹槽的设计和按压凸台的设计极大的减小了装配力,当手指按在中间的凸台将堵孔件压入的时候,因橡胶变形将减小锥形堵头的直径d的值,这样,堵孔锥形渡头和孔就有了很大的间隙,就能很轻松的将堵孔件压入到孔内,装配相当容易。
2. 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可以看到在堵孔件的下贴合面较之前的堵孔件没有很大的变化,本结构把上贴合面做成了一个部分球面或者说为一个圆弧面,上下贴合面的初始绝对间隙为零,当与厚度为n的钣金配合的时候,堵孔件 与半径之间不会存在间隙,当与厚度为m的钣金配合时也不会产生间隙,从理论上讲,该堵孔件的能够与厚度范围为0—n之间的任何钣金配合,但不会存在任何间隙。
3. 由于采用以上结构,各个位置的壁厚(绝对厚度)较之前的堵孔件减小了不少,这样变形量更大,更容易装配,同时减小了装配力,仅需轻轻一按,就可完成装配。
4. 脱模方便,成本低。和安装的原理一样,这种结构脱模的时候更方便,另外因为橡胶用料更少,成本也更便宜。
5. 密封、降噪等NVH性能高,因其在结构上的绝对优势,装配后不存在间隙,所以密封降噪等NVH性能极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进前堵孔件的断面及钣金配合示意图。
图2是改进后堵孔件的断面及钣金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