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1015.X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炜;郭志涛;王辉;魏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G7/22 | 分类号: | H02G7/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3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直流 输电 线路 塔头双 分裂 地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输电线路工程的地线选择主要从地线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防腐性能等方面考虑,对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由于地线上的感应电荷较大,有可能在地线上产生很大的表面电场强度,当超过起始电晕电场强度时,地线亦会产生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干扰等,因此地线还需满足电晕要求。
电晕是高压线附近产生的微弱的辉光,当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了空气电气击穿强度时所产生局部放电就形成了电晕。
这种电气放电在空气中导致光、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导线舞动、臭氧的产生,还可以使空气电离,这些都会消耗系统的能量。因此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必须将电晕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光滑导线的表面很少产生电晕。但导线表面通常是不规则的,上面附着着污秽物、昆虫、水滴等,这些足以将导线表面场强增加到足够大而引起局部导线附近空气击穿(空气临界击穿场强29.8kV/cm)。
根据相关计算和全面比较表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地线截面受地线起晕场强控制,因此,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地线标称截面不小于180mm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塔头地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的下面并联一根附加地线。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在于:所述附加地线两端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并联连接;附加地线和原有地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在于:所述原有地线与附加地线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地线弧垂的不同(导线大于地线),通过在塔头附近采取局部处理措施,设置附加地线,附加地线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并联连接,减小附加地线端头的几何不均匀度,可以减小全档的地线截面,而地线表面场强水平不超过起晕场强控制水平。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减小地线本身的投资,另一方面减小了地线对铁塔的负荷,即降低铁塔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原有地线,2、附加地线,3、间隔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分别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1的下面并联一根附加地线2,附加地线2两端是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1并联连接的;在原有地线1与附加地线2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棒3,用间隔棒3把原有地线1与附加地线2隔开一定距离。由于该附加地线2仅挂在原有地线1上,不承受纵向张力,并且只需在铁塔塔头附近加装,因此安装和巡检都比较方便。
对于附加地线2的安装范围(以距塔头的距离表示),以JLB20A-150地线为例,按照下列步骤计算:
a.计算标称截面180mm2地线表面电场,得到电场控制限值
标称截面180mm2地线表面电场计算:
采用标称截面180mm2地线在塔头处感应的表面电场强度为17.58kV/cm,Em/E0=95.28%,该条件符合规范限定的水平,并以此为控制限值。
b.计算标称截面150mm2地线表面电场,根据限值确定150地线需增加的高度
表 2 较小截面地线塔头处表面电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10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入电压波动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缩短大截面导线作业时间的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