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8516.2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3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金龙;汤永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答器 数据传输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和数据传输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气化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技术工程的大发展。应答器和LEU地面电子单元是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元器件之一,其间的连接导线需要具有传输报文数据信息及电能的功能。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要求电缆的绝缘电阻高,耐电压强度高,高频下传输信号不失真、不畸变,最高传输频率可达1.8MHz。已有的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已经不能满足控制系统的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使其不仅具有传输报文数据信息及电能的功能,并且能够抗电磁干扰、绝缘电阻高、耐压强度高,在高频下传输信号不失真、不畸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的结构特点是导体采用独股软铜线,在所述导体上挤包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在所述缆芯上依次设置的是:重叠绕包的聚酯带、镀锡铜丝编织层、铝塑复合带纵包构成的总屏蔽层,以及挤包聚乙烯塑料构成外护层,在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中设置有引流线;所述导体是直径为1.14mm的裸铜丝。
本实用新型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为双层共挤法挤包形成的双层绝缘层,双层绝缘层中外层的厚度为0.05-0.07mm。
所述镀锡铜丝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
所述外护层是以LL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HDPE高密度聚乙烯为材质挤包而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传输报文数据信息及电能的功能,并且能够抗电磁干扰、绝缘电阻高、耐压强度高,在高频下传输信号不失真、不畸变;导体采用直径为1.14mm的裸铜丝,其电气性能指标满足电缆信号传输参数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采用了电气性能优良、机械性能优异的交联聚乙烯,并采用了双层共挤工艺,绝缘电阻高;
3、本实用新型中镀锡铜丝编织层编织密度不小于90%,防电磁干扰性能强;
4、本实用新型中外护套层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材质挤包而成,防水、防腐、环保、适应环境能力强,可以满足产品适应复杂的环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对绞组,4聚酯带,5镀锡铜丝编织层,6引流线,7总屏蔽层,8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应答器两芯数据传输电缆的结构形式是导体1采用独股软铜线,在导体1上挤包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以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3,在缆芯上依次设置的是:重叠绕包的聚酯带4、镀锡铜丝编织层5、铝塑复合带纵包构成的总屏蔽层7,以及挤包聚乙烯塑料构成外护层8,在镀锡铜丝编织层5中设置有引流线6。
具体实施中,导体1是直径为1.14mm的裸铜丝;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为双层共挤法挤包形成的双层绝缘层,双层绝缘层中外层的厚度为0.05-0.07mm;镀锡铜丝编织层5的编织密度不小于90%;外护层8是以LL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或HDPE高密度聚乙烯为材质挤包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龙电器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8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耐寒耐油测温系统环保型本安补偿电缆
- 下一篇:带有通孔的T型接触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