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达绝缘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8084.5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周端仪 |
地址: | 51149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达 绝缘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领域,特别是一种马达绝缘纸。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马达结构主要由铁芯1、主线圈2、副线圈3、上口绝缘纸4、下口绝缘纸5、槽口绝缘纸6’组成。马达线圈槽内设有绝缘纸,在起到绝缘的同时,还能防止马达线圈受到破坏,其结构如图3-如5所示,呈长条状,包括底面61’和位于长边侧的倾斜向上的斜面62’,其表面比较光滑,摩擦系数小。由于电磁震动等原因,槽口绝缘纸会发生移动,造成线圈绝缘不良,严重时会造成漏电等安全事故。故常规做法是通过提高铜用量(增加槽满率),成本上升;或者通过浸漆的方式对槽内部品进行固定,但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绝缘纸,提高了安全性也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马达绝缘纸,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绝缘纸本体的表面设有提高表面摩擦系数的摩擦部。
所述马达绝缘纸本体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层绝缘材料层,构成摩擦部。
所述的绝缘材料层与马达绝缘纸本体一体成型,或绝缘材料层通过粘接或焊接附着于马达绝缘纸本体的表面。
所述马达绝缘纸本体的表面呈凹凸状或磨砂状,构成摩擦部。
所述的马达绝缘纸本体的表面设有一个以上摩擦部。
所述的相邻的摩擦部之间的间隔相等或不等。
所述的马达绝缘纸呈长条状,包括底面和位于长边侧的两个斜面,摩擦部设于斜面的表面上或底面的表面上,或同时设于斜面和底面的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绝缘纸上设计具有提高摩擦系数的结构,解决绝缘纸容易发生移动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避免采用提高铜用量(增加槽满率)或浸漆的方式,同时低减成本约3元/台。
附图说明
图1是马达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马达铁芯槽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3-图5分别是现有技术中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图6-图8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图9-图11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图12-图1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图15-图1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图18-图20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图21-图2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马达绝缘纸的主视图、左视图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马达为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同样的,马达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结构,马达铁心凹槽内结构主要由铁芯1、主线圈2、副线圈3、槽底绝缘纸4、槽间绝缘纸5、槽口绝缘纸组成。其中槽口绝缘纸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绝缘纸,该马达绝缘纸本体6的表面设有提高表面摩擦系数的摩擦部。摩擦部的结构形式多样,只要能够适当增加马达绝缘纸的表面摩擦系数即可。摩擦部可由马达绝缘纸本体6表面设有的至少一层绝缘材料层构成。绝缘材料层与马达绝缘纸本体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或者绝缘材料层通过粘接或焊接(如超声波焊接)附着于马达绝缘纸本体6的表面。或者马达绝缘纸本体6的表面呈凹凸状或磨砂状,直接构成摩擦部。马达绝缘纸本体6的表面可以设有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摩擦部。相邻的摩擦部之间的间隔相等或不等。以上结构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实用性很强,生产成本小,对于低减铜使用量以及浸漆成本。
另外,从实现容易方面考虑,摩擦部一般设在马达绝缘纸本体6外侧表面,但同样也可设在马达绝缘纸本体6的内侧表面。
实施例1
如图6-图8所示,马达绝缘纸本体6呈长条状,包括底面61和位于长边侧的两个斜面62。在两个斜面62的外侧表面上完全覆盖有摩擦部63a。该摩擦部63a由一层绝缘材料层通过焊接附着在斜面62的外侧表面。
实施例2
如图9-图11所示,马达绝缘纸本体6呈长条状,包括底面61和位于长边侧的斜面62。在每个斜面62的外侧表面上均匀分布有三个摩擦部63b,相邻的摩擦部63b之间的间隔相等。该摩擦部63b由一层绝缘材料层通过焊接附着在斜面62的外侧表面。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8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外壳
- 下一篇:一种符合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