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表面涂覆层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7675.0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辉;蔡季;刘飞;郝云军;李泽彬;章镇;吴宝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7474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表面 覆层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破损快速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表面涂覆层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其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工矿企业中。尤其是工矿企业生产中的各种管道,为防止管道生锈或腐蚀需在管道表面涂覆防腐蚀材料,但管道长期使用其表面的防腐蚀材料会腐蚀或受其他环境的影响脱落,一旦管道失去了防腐蚀材料,会出现泄露,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如采用更换管道,不但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同时费用高,而且已有的技术中管道修复大都是将管道拆下来进行修复,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管道表面涂覆层修复装置,解决了已有的管道修复技术操作麻烦,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工作效率低,更换管道,会造成费用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道表面涂覆层修复装置,包括有对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下模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中部设有凹腔,所述两弧形槽组成的孔壁与待修复管道的外壁相配合,所述上模上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与凹腔连通,所述的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密封垫或泡沫板,所述上模与下模对合后通过卡箍锁紧。
所述的进料管上设有锥形进料斗。
所述的卡箍包括有两半圆形卡环,所述卡环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安装定位销固定。
其工作过程是:1.先将破损处清洗干净;2.用上模和下模固定在管道破损处,必须使破损口在上模和下模构成的凹腔中,其操作简单,只需将上模和下模对合然后通过卡箍固定即可;3. 通过模和下模对合面上凹槽内填充的密封垫或泡沫板的结构设计,防止了填充物流出箱体;4.将耐腐蚀材料(如:环氧树脂)搅拌好之后从锥形进料斗中灌入上模和下模组成的箱体内,等待耐腐蚀材料凝固后便可投入使用,此时上模和下模可拆装下来,多次使用。过程中可直接对管道进行修复,不需要拆下来,节省了修复时间,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直接对管道进行修复,不需要拆下来,节省了修复时间,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增加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管道表面涂覆层修复装置,包括有对合的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与下模2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弧形槽3,且弧形槽3中部设有凹腔4,两弧形槽3组成的孔壁与待修复管道5的外壁相配合,上模1上设有进料管6,进料管6与凹腔4连通,上模1与下模2之间的对合面上分别设有凹槽7,凹槽7内填充有密封垫或泡沫板,上模1与下模2对合后通过卡箍8锁紧;所述的进料管6上设有锥形进料斗9;所述的卡箍8包括有两半圆形卡环10、11,卡环10、11一端铰接,另一端分别设有折边12、13,折边12、13上设有安装孔14,通过安装孔14中安装定位销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金日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7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承彩涂辊
- 下一篇:负压定位工件的三工位转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