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反馈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6083.7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井和海船用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30 | 分类号: | F16K1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反馈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介质为空气、蒸汽、滑油、淡水的减压阀,特别涉及一种压力反馈减压阀。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减压阀均为弹簧膜片式结构,其结构特点是:截流口为板状阀瓣密封形式,进出介质方式是上腔为介质进口下腔为介质出口,这种结构的减压阀有很多突出的缺点,其一。密封件阀板是平面形状的,接触面积大,且直接受阀前压力的作用。因而阀后的压力就相应受其影响,使其不稳定;其二,因受加工精度影响,零件装配后,阀瓣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即不可调节,这样,对于同一型号的减压阀,其每个阀口的流量特性都不都一致,一个阀一个样,给测试带来极大的不便;其三,减压阀需要有较大的流量和较高的稳定性,为达到此要求,则需加大板状阀瓣密封和膜片的有效面积才行,因此就相应地加大了减压阀的重量,整个减压阀就成了一个体积大、重量大的笨家伙。如DN100型的减压阀,重量达125公斤以上,这样大的重量和体积给安装和维修带来了不便,甚至在某些场合根本无法安装;其四,现有的加压阀的调压弹簧安装在阀体内,维修时需要打开阀体,极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减压阀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压力反馈减压阀,该压力反馈加压阀打破了国内现有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常规结构模式,减压范围广、结构简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压力反馈减压阀,包括:
一阀体,所述阀体内部具有一上腔和一下腔以及用以连通所述上腔和下腔的截流阀孔,在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阀盖孔和分别位于阀盖孔一侧的放泄孔,所述阀盖孔放泄孔与所述上腔相通,在所述放泄孔上旋接有放泄螺塞;
一通过紧固件和填料座安装在所述阀盖孔上的阀盖部件,所述阀盖部件分为下部的阀盖和上部的膜片座以及用以连接阀盖和膜片座的支撑部分,在所述支撑部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调节螺母安装平台,所述调节螺母安装平台上旋有一个调节螺母;在所述膜片座的中心开设有一上下贯通的活塞孔,活塞孔内放置一活塞;
一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膜片座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膜片座共同界定出一调压腔;
一通过所述上盖压在膜片座上的膜片,所述膜片将所述调压腔分成上、下调压腔;
一位于所述上调压腔内且压在所述膜片上的膜片压板;
一中间穿过所述调节螺母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下端依次穿过阀盖后连接一阀盘,所述阀杆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活塞和膜片后与所述膜片压板连接;
套在所述阀杆上的调压弹簧和弹簧垫,所述弹簧垫位于所述调压螺母的上方且接触所述调节螺母;弹簧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所述活塞和弹簧垫接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一位于阀盖孔另一侧的阀后反馈压力出口,所述阀后反馈压力出口与所述上腔连通;在上盖上开设有一阀后反馈压力进口;所述阀后反馈压力出口与阀后反馈压力进口之间通过一阀后反馈压力管连通,在所述阀后压力反馈管上串接一截止阀;所述阀体内的上腔为介质出口,下腔为介质进口,所述阀盘由下而下盖在所述截流阀口上,用以控制所述截流阀孔的开启与关闭以及开启大小。
在所述阀盖的中心开设有一轴向的填料孔,在所述填料孔内通过填料压紧螺母放置有柔性石墨填料筒;所述阀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填料压紧螺母和柔性石墨填料筒后连接阀盘。
所述阀盖部件的支撑部分为敞开式结构。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使得阀前压力作用于截流阀孔的有效面积变小,且截流阀孔开启度的大小依靠阀后压力进行调节,因而阀后压力受阀前压力影响小,提高了它的稳定性。同时使得同一口径的阀具有流量特性一致性好的优点,减压范围扩大。另由于阀盖部件的支撑部分为敞开式结构,调压弹簧损坏时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的压力反馈减压阀,包括一个阀体100,该阀体100内部具有一上腔110和一个下腔120,上腔110用作介质出口,下腔120用作介质进口,在阀体100内还具有一截流阀孔130,截流阀孔130连通上腔110和下腔120。下腔120内的介质通过截流阀孔130流入上腔12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井和海船用阀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井和海船用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6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动执行器的电磁阀箱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压节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