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电极及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509.7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竞坤;科克兰;杨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辰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B03C3/49;B03C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器用 电极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电极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许多专利(例如美国专利第4689056号和5055118号)描述了采用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带电和加速使灰尘带电并进行收集原理的静电空气净化器。静电空气净化器利用在电晕发生极附近发生的电晕放电进行工作,电晕放电由在电晕发生极和收集极之间的高压电源所提供的高强度电场导致。离子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相互碰撞将加速离子的动能传导给空气中的粒子,使空气粒子产生类似的运动以达到在所需方向上的空气的整体性运动。
一台静电空气净化器包含至少三套与之相应的高压电源相连接的电极,高压电源用于在电极间产生高强度的电场,旁边的可替换的收集极位于电晕发生极的下游,用于吸附和收集带电的灰尘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排斥极位于收集极之间,与独立的高压电源相连在排斥极和收集极之间产生高强度电场。
这些类似的设计使空气流动和尘埃收集得以同时进行,然而其缺点就在于这些设计在收集极和排斥极生产的用材上花费甚巨,还有一项缺点就是电极的重量不利于使用者在日常使用中将其从机体中抽出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高电极成本和沉重的电极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电极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其轴线处于第一平面或第一曲面的并拥有各自电离边的电晕发生极;
至少两组同样拥有各自电离边的收集极,每组收集极包括至少一个收集极,所述每个收集极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与所述电晕发生极平行,所述同组收集极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一个用于供应上述电晕发生极和收集极电位并在两者之间产生引发电晕放电的电场的电源;
所述收集极与所述电晕发生极在空间上相互分离,所述每组收集极最靠近电晕发生极一侧的收集极排布于同一平面或曲面上,即第二平面或第二曲面,所述第二平面或第二曲面上的任一点与第一平面或第一曲面上最近点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收集极由导电空心管制成。
优选的,所述电晕发生极相互之间的第一距离D1不小于所述每组收集极中处于第二平面或第二曲面上的收集极相互之间的第二距离D2,且不大于2倍D2,所述每组收集极中的收集极之间的第三距离D3不大于第二距离D2,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或第一曲面与第二曲面之间的距离D4大于等于2倍D2,所述同组的收集极相互之间的距离从靠近电晕发生极一侧向远离电晕发生极一侧逐步减小或逐步增加或相等。
优选的,所述收集极的横截面尺寸D5大于所述电晕发生极横截面尺寸D9。
优选的,所述收集极的横截面尺寸D5为3mm-5mm,所述电晕发生极横截面尺寸D9为0.05mm-0.15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D4为50mm-55mm,所述收集极相互之间的第二距离D2为17mm-18mm。
优选的,所述收集极由连续的导电空心管制成,这些导电空心管在边缘弯曲以形成对电晕发生极部分的垂直。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用电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收集极之间的排斥极,所述排斥极由导电空心管制成,所述排斥极为直管或所述每个排斥极均包含有相互平行并与电晕发生极平面相垂直的部分。此电极部分是作为迫使两片收集极之间的灰尘颗粒加速飞向收集极,防止其从中间逃逸。
优选的,所述收集极和所述排斥极各部分的末端以绝缘层相互隔离。
优选的,所述排斥极等间距分布于所述收集极之间。
优选的,所述每组排斥极包含至少两个独立的排斥分极。
优选的,所述收集极的横截面尺寸D5与所述排斥极的横截面尺寸D6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电晕发生极是线状的。
优选的,所述每组收集极包含至少两个独立的收集分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到11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器用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收集极和排斥极由独立的分极构成,这些电极由导电空心管制成,这种电极的几何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其重量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静电空气净化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静电空气净化器收集和排斥电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辰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辰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