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剩余电压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5265.2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6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付艳玲;王宏伟;肖海清;于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 |
地址: | 10012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电压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检测电路,特别是指一种剩余电压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设备断电后的剩余电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存储示波器来测试剩余电压。用示波器测量剩余电压时,若要达到标准要求,必须把输入阻抗增加到一个可以忽略的程度。但探头的输入阻抗不能无限的增加,这给剩余电压的测量精度带来了致命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精度高的剩余电压检测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剩余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相位检测电路,其输入端连接电源回路,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检测施加电源的供电相位,并将检测到的相位输出给控制器;
控制器,其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电路、电压采集电路和电源回路,其输出端连接断电电路,当相位检测电路检测到电源相位为零点时,延时1/4T时间后,控制断电,并在断电后控制电压采集电路采集被测器件的剩余电压;
断电驱动电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断电电路,在接收到控制器输出断电信号后控制断电电路动作;
断电电路,其输入端连接电源回路和断电驱动电路,其输出端连接断电执行元件,在断电驱动电路的驱动下控制断电执行元件动作切断电源;和
电压采集电路,其输入端连接被测器件的电源端和控制器,其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用于采集被测器件断电后的剩余电压并将电压值传给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电路、电压采集电路和电源回路,其输出端连接断电电路,当相位检测电路检测到电源相位为零点时,延时1/4T时间后,控制断电电路断电,并在断电后达到预定时间时控制电压采集电路采集被测器件的剩余电压。
优选的,所述预定时间为1s-3s中任一数值。
优选的,还包括测量次数输入按键,连接所述控制器;断电后测量时间输入按键,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电路,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相位检测电路包括单片机以及外围电路,所述单片机连接电源回路。
优选的,所述断电驱动电路为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电压采集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和采集电路,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被测器件的电源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电路。
优选的,所述放大电路为运算放大器,所述采集电路包括单相双向功率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剩余电压检测电路采用控制器系统控制,不受输入阻抗的影响,因此测量数据精度高,且测量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框图;
图4是相位检测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5是电压采集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6是液晶显示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剩余电压检测电路,包括:
相位检测电路10,其输入端连接电源回路15,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1,用于检测施加电源的供电相位,并将检测到的相位输出给控制器11;
控制器11,其输入端连接相位检测电路10、电压采集电路14和电源回路15,其输出端连接断电电路13,当相位检测电路10检测到电源相位为零点时,延时1/4T时间后,控制断电,并在断电后控制电压采集电路14采集被测器件16的剩余电压;
相位零点后延时1/4T时为电源波峰,此时的电压处于最大值,被测器件16断电后的剩余电压也为最大值,符合检测的实际需求。
断电驱动电路12,其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1,输出端连接断电电路13,在接收到控制器11输出断电信号后控制断电电路13动作;
断电电路13,其输入端连接电源回路15和断电驱动电路12,其输出端连接断电执行元件(一般是继电器),在断电驱动电路12的驱动下控制断电执行元件动作切断电源;和
电压采集电路14,其输入端连接被测器件16的电源端和控制器11,其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1,用于采集被测器件16断电后的剩余电压并将电压值传给控制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5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