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4981.9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彪;李纪华;郑正;吴江涛;黄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生态 滤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式处理村落污水的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几大湖泊等水体均已呈富营养化,而罪魁祸首就是面源污染。胡锦涛主席在2010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目前,面源污染治理成为我国污染排放负荷削减的重点和难点。村落生活污水排放是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村落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技术是减少我国面源污染负荷,从而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系统是一种应用强化生态技术的土地处理系统,它是根据蚯蚓具有吞食有机物、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和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等生态学功能而设计的一种多层多级布水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
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作为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的改进和提高,由高位配水槽和一级或多级生态滴滤池组成,滴滤池表层为土地渗滤系统,下层为生物滤池,通过不同粒径的生物填料级配而成,构建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填料等为主要元素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中的充氧问题、低碳氮比条件下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磷去除率过低等普通滤池无法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出水水质达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对集中式生活污水的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该装置主体为复合式生物滤池,系统由高位配水槽和一级或多级生态滴滤池组成,滴滤池表层为土地渗滤系统,下层为生物滤池,通过不同粒径的生物填料级配而成,构建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填料等为主要元素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道收集后,进入调节池1进行预处理,去除部分COD,水解大分子物质,同时兼具沉淀及拦截悬浮物质的作用,调节池1的上清液通过污水泵进入高位配水槽2中,高位配水槽2的中部有填料层3,填料层3中添加了生物填料,如生物陶粒、无纺布等可供微生物生长附着的载体。下部沉淀的污泥可通过排泥阀9排出,高位配水槽2中有管道,可将微生物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旁通阀4及表层布水管6排入生态滴滤池,生态滴滤池采用模块化结构、梯度塔层设计、多级单元串联处理的方式,每一层塔为一个处理单元,其为方形、矩形或圆形,塔层采取楼梯型或回转型模式组合,便于维修和填料更换。生态滤池由填料层7构成,每一级填料层设置基本一致,填料上层由添加碳素的壤土组成,该层由于有蚯蚓活动所以称之为蚯蚓床,蚯蚓床的厚度为30~40cm;中间层由细砂、3~20cm碎石分层填充,下层由粒径10~15cm卵石组成,蚯蚓床中投放蚯蚓,蚯蚓密度为8g~12g(蚯蚓)/(L填料),蚯蚓生态滴滤池,在每一级处理单元,表面布水的同时,在蚯蚓床人工土填料中设有内层布水器,内层布水30~40mm,内层布水器的埋设深度为填料内25~30cm处,材质为PVC管材;内层布水管周围是用土工布包裹的青石子,土工布外层即是特殊配制的人工土组成的特殊土壤渗滤层,人工土填料由当地适宜壤土、木屑、沙子组成,按体积6∶2∶1~9∶3∶1的比例混合组成,在布水管的主进水管上安装有球门阀,在进水管的分支处安装有旁通阀通过控制球门阀,使污水经由旁通阀分别流入布水管和内层布水管。滤池设有承托层,保证池体的安全稳固,该承托层可为鹅卵石。
所述复合式生物滤池池体可采用玻璃钢预制,现场安装,极大的提高了施工速度,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化,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复合式生物滤池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
2)滴滤的运行方式解决了污水的充氧问题,有利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主要为BOD)的去除和含氮物质的硝化;
3)针对污水类型的集中程度,研发规模化、系列化的装置体系;
4)低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易于维护、高出水水质的系列化技术;
5)适应中国国土辽阔,不同地域之间的气候类型差别较大的现状,研发可在多个地方转移的系列化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调节池,2为高位配水槽,3为填料层,4为旁通阀,5为散水层,6为表层布水管,7为填料层,8为承托层,9为排泥阀。
具体实施方式
武进区集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民丰村采用厌氧处理+复合式塔式生物滤池的工艺进行处理。
厌氧池一座:
设计HRT=24h,则有效容积Vm=24=24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49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