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4708.6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4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4 | 分类号: | E06B7/14;E06B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鲍子玉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湾临兴***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能 防水 百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去水效能的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百叶系统主要依靠叶片把雨水一层层的将水外流而且没有收集下水的支架,这种产品的防水去水性能不是很好,应用范围也比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防水和去水性能的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包括水平叶片以及竖框,所述竖框隐蔽式的设置在所述水平叶片的段面上,所述水平叶片以及竖框均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水平叶片以及竖框上的排水沟相互连通。
还包括垂直叶片,所述垂直叶片固定在所述竖框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垂直叶片上设置在排水沟,所述水平叶片、竖框以及垂直叶片内的排沟相互连通。
所述垂直叶片的间距为37mm。
所述垂直叶片的间距为25mm。
所述百叶系统的四周至少有一个面上设置有封口片。
所述叶片与竖框均为铝型材制成。
所述百叶系统表面上润饰有PVF2或喷粉层。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在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叶片、竖框以及垂直叶片,水平叶片、竖框以及垂直叶片上均设置有排水沟,各排水沟间相互连通,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水去水效能,竖框以及连接部件隐蔽式的设置在水平叶片的后面,使用高效能防水百叶时,接近100%的雨水会经由75H及37V/25V的叶片收集,再经由隐闭式支架流走.比较起传统百叶把雨水一层层的将水外流而且没有收集下水的支架(大尺寸时令下层的百叶要应付更多下水),本实用新型百叶无论在任何大小的场合都可以切实地把它的性能表现出来.美观实用,75H/37V在迎面风速2m/s时可以达到Class A的防水表现.而在迎面风速2.5m/s时则十分接近Class A表现;75H/25V在迎面风速2m/s时可以达到100%的防水表现.而在迎面风速3.5m/s时则可达到Class A表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包括水平叶片1、竖框2以及垂直叶片3,竖框2隐蔽式的设置在水平叶片1的段面上,水平叶片1倾斜45度固定在竖框2上,深度为75mm;垂直叶片3固定在竖框2的另一侧面上,垂直叶片3的间距为37mm或25mm;水平叶片1、竖框2以及垂直叶片3上均设置有排水沟4,水平叶片1、竖框2以及垂直叶片3上的排水沟4相互连通;百叶系统的上下左右面均设置有一片封口片,叶片与竖框2均为铝型材制成,百叶系统表面上润饰有PVF2或喷粉层。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使用的垂直竖框为75mm x 25mm.该竖框除了支撑外也包含了排水沟的功用.安装时置于75H叶片的段面,故不影响其外观.作为排水沟时,垂直竖框会在每片百叶的连接位收集接近100%雨水,并在底部的两侧连接37V或25V收集剩下的,高效能防水百叶系统在每平方米的百叶系统可供每小时75mm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科有限公司,未经应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4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室门的门框密封结构
- 下一篇:双层观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