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氦氮混合气循环回收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4643.5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7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忠;缪玉莹;戴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巨网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4 | 分类号: | B01J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2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循环 回收 供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氦氮混合气循环回收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氦氮混合气做为一种二元气体混合气,是由氦气和氮气配置,多应用在检漏等工业生产等技术领域。目前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后的氦氮混合气尾气大多采用直接排空的方式,属于高值稀有气体的氦气浪费严重,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氦氮混合尾气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目的的氦氮混合气循环回收供气系统。
一种氦氮混合气循环回收供气系统,呈回路连接在储气罐上,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管路通过减稳压装置及干燥过滤器与用气点相连接,该用气点同时连接在用于沉淀杂质的低压缓冲罐上,所述用气点与低压缓冲罐通过其之间设置的控制阀实现切换,所述低压缓冲罐的出气管路通过贮气囊、隔膜压缩机组、油分离器连接在储气罐的进气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使用后的氦氮混合气尾气进行充分循环利用,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能够保证高品质的用气质量,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氦氮混合气循环回收供气系统,呈回路连接在储气罐1上,所述储气罐1的出气管路通过减稳压装置2及干燥过滤器3与用气点4(使用后的氦氮混合气尾气通过该处)相连接,该用气点4同时连接在用于沉淀粉尘、焊渣等细小的颗粒的低压缓冲罐5上,所述用气点4与低压缓冲罐5通过其之间设置的控制阀6实现切换,所述低压缓冲罐5的出气管路通过贮气囊7、隔膜压缩机组8、油分离器9连接在储气罐1的进气管路上。
储气罐1作为供气源可采用压力小于或等于10.0Mpa的中压储气罐,混合气由管道输送至减稳压装置2后,减压成6.0Mpa稳压输出,进入干燥过滤器3进行除水处理,混合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终端用气点4。
当气体使用过后,通过切换控制阀6将气体输送到低压缓冲罐5,混合气中的粉尘、焊渣等细小的颗粒在此沉淀后,进入贮气囊7,当贮气囊7中存储的气体到了一定的气体量时(通过红外线定位报警),开启隔膜压缩机组8,混合气由常压升至10.0Mpa的高压进入储气罐1储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巨网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巨网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4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站用风光发电自动调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烘房恒温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