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连续浓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4310.2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良;徐军;陈素芬;余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6 | 分类号: | B01D1/06;B01D1/3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连续 浓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连续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浓缩装置用于中成药的浓缩,浓缩后进行干燥,由于浓缩液的固含量会直接影响干燥工序的干燥效率,因此通常情况下尽可能使浓缩液具有理想的粘稠度。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浓缩装置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363085A推荐的“中药的水提取药液的提取浓缩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其是由提取罐提取,将提取液输送至贮药罐,再将贮药罐中的药液抽引至蒸发室由蒸发室处理为中药浓缩液和中药蒸汽,而后进行分离。该专利申请方案虽然具有其说明书第0007段称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蒸发室即蒸发室热处理段的结构不合理而致浓缩效率低下。典型的如授权公告号CN2764391Y公开的“中药药液连续高效真空浓缩设备”,该专利方案与CN102363085A相比浓缩效率能够显著提高,因为加热器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盘管式结构,而CN102363085A采用的是纯粹的列管式结构。但是,盘管式结构的加热器存在以下欠缺:一是难以对加热管清洗,并且影响换热效果,因为盘管在对物料加热的同时,物料容易顽固地粘附于盘管的管腔内壁,然而如果不能对粘附于管壁上的结垢有效清除,那么会影响换热效果;二是造成能源浪费,因为当盘管管壁被物料粘附后,热传递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只能消极地延长时间予以补偿,从而既影响生产效率,又浪费能源;三是影响卫生,因为一旦对盘管清洗有失彻底,会造成对物料的交叉污染;四是不利于检修,往往只能对盘管整体撤换,从而致使设备使用成本增加。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对此,本申请人作积极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方便清洗而藉以保障换热效果、有利于节约能源、有益于体现连续浓缩而藉以提高生产效率、有便于保障卫生而藉以避免造成对物料的污染和有善于检修而藉以保障使用寿命并且降低对设备的使用成本的高效节能连续浓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高效节能连续浓缩装置,包括筒体,该筒体的上部配有一上筒盖,而下部配有一下筒盖,并且在筒体的上侧部配接有一用于将加热介质引入筒体的筒体腔内的加热介质引入接口,而在筒体的下部配接有一用于将所述筒体腔内的冷凝后的加热介质引出的冷凝液引出接口;一组浓缩管,该组浓缩管的上端固定在上管板上,并且与上筒盖的上筒盖腔相通,而上管板与所述筒体的上部的敞口部位固定,该组浓缩管的下端固定在下管板上,并且与下筒盖的下筒盖腔相通,而下管板与所述筒体的下部的敞口部位固定,其中,在下筒盖的底部延接有一药液引入接口和一浓缩液引出接口,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腔内并且沿着筒体腔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第一回流隔板和一组第二回流隔板,其中:一组第一回流隔板位于筒体腔的一侧,而一组第二回流隔板位于筒体腔的另一侧,并且第一、第二回流隔板彼此一隔一分布,藉由第一、第二回流隔板将筒体腔形成S形的筒体腔通道,在所述上筒盖腔内间隔设置有一组上筒盖腔分隔板,藉由上筒盖腔分隔板将所述上筒盖腔分隔为彼此独立的一组上筒盖回流腔,在所述的下筒盖腔内间隔设置有一组下筒盖腔分隔板,藉由下筒盖腔分隔板将所述下筒盖腔分隔为彼此独立的一组下筒盖回流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筒盖上配设有一放空管,该放空管与所述的上筒盖腔相通,并且在该放空管上配设有一放空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筒盖的外壁上设置有上筒盖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筒盖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上筒盖法兰边,该上筒盖法兰边通过一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的上管板的边缘部位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下筒盖的四周边缘部位构成有一下筒盖法兰边,该下筒盖法兰边通过一组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的下管板的边缘部位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筒盖法兰边上并且朝向所述的上管板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一密封圈槽,在该第一密封圈槽内嵌入有一第一密封圈;在所述的下筒盖法兰边上并且朝向所述的下管板的一侧构成有一第二密封圈槽,在该第二密封圈槽内嵌入有一第二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筒体外设置有筒体保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介质引入接口与所述的冷凝液引出接口彼此形成对角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4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