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入式树木注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3617.0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6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蹇永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蹇永训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皇***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树木 注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树木注射药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注入农药、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抗生素、营养液等。目前树木注药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打孔注药法,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不同方位打孔,孔径一般10mm,孔的深度4-5cm,然后用注射器往孔内注入药液。每孔注入量大约4ml,孔的数量根据树干大小、枝叶多少、药剂性能来确定,一般3-4个,大树则5-6个,甚至更多。它的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它的缺点是孔径大,孔的数量多,对树木伤害大,有时伤口不容易愈合。2、插管法或插瓶法。用打孔机根据管径或瓶径的大小,采用不同钻头,在树干上打孔,将插入树干封闭一端用剪刀剪开,插入孔中,然后将管或瓶后面的盲孔捅开,使药液流出。插管或插瓶里的药液,厂家已定量灌装完成。容量各不相同,少的只有2ml,多的有50ml,根据用途和药剂而定。药剂注入完成后,管或瓶大都遗留野外,既不安全,又污染环境。由于瓶中已定量装入药液,注入量与植物需要量很难吻合,往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不好掌握。3、压力注射法。先用打孔机在树干上打一孔,用压力机将药液压入树干内。这种方法最大的弱点是比较繁琐,而且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树木注药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高效、环保的植入式树木注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植入式树木注药器,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在管体前端为针头,在针头上设有出水孔,管体末端为敞口。
所述的管体末端设有端盖,在端盖上设置透气孔。
所述的出水孔为1~3个。
所述的管体上设置刻度。
所述的管体呈楔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注药时,可以将注药器植入树干开孔内,树干开孔孔径小,5mm即可,孔径是打孔注药圆面积的四分之一,比其它树干注入法的孔径也不大,更重要的是植入管或瓶在插入树干后的末端,与形成层、韧皮部紧紧结合在一起,药品不容易接触,起到了隔离作用,保护了形成层、韧皮部不受伤害,有利于伤口愈合。可根据需要设计容量,减少打孔数量和对树木的伤害。一次植入,可以多次注药,既方便快捷、又省工高效。与以往插管法或插瓶法相比,不遗留野外,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直到用坏为止,更加安全、环保、经济。可以根据树木需要,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自行调节,定量注入。由于可以多次注入,对于世代重叠、幼虫孵化期长,或成虫羽化期长的害虫,在第一次注药后,间隔一段时间,继续注药,从而延长有效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本注药器植物体内后,由于受外界影响少,降解慢,所以较常规防治方法药效期长,从而延长用药周期,减少用药次数。由于药剂是随植物蒸腾流,通过导管或管胞输送到植物各个部分,因此无论是咀嚼式口器还是刺吸式口器,都能发挥作用。做到一次注药,防治多种害虫目的。
应用本实用新型注药器综合成本低、劳动效率高、劳动强度低。除第一次安装需要一些时间外,以后只需注药(注射器为连续、可定量、可调),是木本植物防治技术的一次变革。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多个领域使用,除了注农药外,还可以注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抗生素、营养液等。特别是用于注入乙烯利,在刺激橡胶流胶、松树流脂、漆树流漆等方面,效果明显,无副作用。操作时方便、快捷、经济、高效。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植入式树木注药器,管体1呈楔形,即前端略细,末端略粗。管体1前端为针头2,长约3cm,在针头2上设有3个出水孔3,呈三角形或菱形,管体1末端设置可开关的端盖4,在端盖4上制有透气孔5。在管体1上标记刻度线6。管体1的容量大小根据需要生产出大小容量不同规格,如:5ml、10ml、15ml、20ml等。
管体针头部分的管壁厚、硬,防止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针头部分挤压变形,堵塞孔道,致使药液不能进入植物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用打孔机在树干打孔后,将本实用新型树木注药器的针头一端,插入孔中,用力压紧,针体末端与植物的形成层、韧皮部紧紧形成一体。一方面防止药液接触形成层、韧皮部,造成灼伤;另一方面防止药液外渗。注药器安装后,在生长季节可一直保留在植物体上。使用得当,至少可以保持一年。次年可另行打孔安装,继续使用。如此延续,直到管体用坏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蹇永训,未经蹇永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3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