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喂料机筛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2352.2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彬;姜凯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宏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 |
代理公司: | 四川泽坤律师事务所 51225 | 代理人: | 曹洪光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成都市大***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喂料 机筛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尤其属于矿山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喂料机筛床的设计与制造。
背景技术
矿山机械中常常使用振动给料装置,其振动的产生是由激振器完成实现的。给料的载体是筛床,筛床在激振器的作用下产生直线轨迹的振动,使筛网上的物料层松散并离开筛床向前上方抛起,前进到篾条位置时细粒级能透过篾条下落,粗粒级物料继续前进,从而达到给料筛分的作用。广泛应用于采石场、矿山、建材、电力、煤矿及化工等部门进行给料用的给料筛分设备。
目前国内喂料机筛床均使用长方形篾条或圆钢棒等零件来解决给料筛分作用,但这样的结构常常会遇到卡料、堵料现像,通常的解决办法则是用人工敲打或改变篾条组合间距等方法。但敲打或改变篾条组合间距的方法不适应生产需要,也不能完全消除卡料、堵料现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喂料机筛床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改变篾条结构和设置,避免喂料机出现卡料、堵料现象,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喂料机筛床结构,筛床包括底板、底板三面围绕的挡板和开口一端的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篾条是前窄后宽的梯形。
所述篾条是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进一步所述筛床开口一端错位设置两层篾条组合,每层有复数个篾条平行组合构成。
上述第一层篾条梯形长底边与底板边相接、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同在一平面上;每个篾条通过螺栓和连接板固定在筛床的矩形管上。
上述第二层篾条形成的平面低于第一层篾条形成的平面构成高低错位,第二层篾条的梯形长底边与第一层篾条的梯形短底边相接,每个篾条通过螺栓和连接板固定在筛床的矩形管上。
本实用新型喂料机筛床结构包括筛床挡板,底板和两组呈阶梯形的篾条。底板与三面围绕的挡板形成接料平台;底板出口是一排篾条,分别由两侧的篾条和几个中部的篾条组成第一层给料筛分组合;下一个台阶给料筛分组合是第二层篾条,也是由两侧的篾条和几个中部的篾条组成。
两侧的篾条相互为对称件,从上往下看,其外形为一直角梯形。中部的篾条外形为等腰梯形。
第一层梯形篾条梯形长底边靠齐护板边,上表面与护板上表面同在一平面上,篾条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焊接于筛床上的矩形管上,梯形篾条梯形短底边朝向出料方向。
第二层梯形篾条较第一层梯形篾条下落一个台阶,同样梯形篾条的梯形长底边对齐第一层梯形篾条的梯形短底边,篾条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焊接于筛床上的矩形管上,梯形篾条梯形短底边朝向出料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性,梯形篾条和两层布置设计避免了卡料、堵料现象,且将其通过螺栓固定在焊接于筛床主体上的矩形管上,篾条间距可根据客户原料的进料粒度随时调整,这样的设计可充分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维护客户利益,也会增加筛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等腰梯形篾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喂料机筛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篾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底板,2是挡板,4是篾条,4-1是篾条上板,4-2是篾条支撑板,4-3是篾条固定板,6是矩形管,7是螺栓,8是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3。
喂料机筛床结构,筛床包括底板2、底板2三面围绕的挡板1和开口一端的篾条4,篾条4是前窄后宽的梯形。篾条4是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
筛床开口一端错位设置两层篾条4组合,每层有复数个篾条4平行组合构成。位于每层两侧的篾条4是直角梯形,其它的篾条4是等腰梯形。
第一层篾条4一端梯形长底边与底板2边相接、上表面与底板2上表面同在一平面上;每个篾条4通过螺栓7和连接板8固定在筛床的矩形管6上。
第二层篾条4形成的平面低于第一层篾条4形成的平面构成高低错位,第二层篾条4的梯形长底边与第一层篾条4的梯形短底边相接,每个篾条4通过螺栓7和连接板8固定在筛床的矩形管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宏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宏立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2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