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993.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行星;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2 | 分类号: | H01G4/002;H01G4/224;H01G4/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容器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电容器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其结构、功能的优劣性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极大。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0976310,专利号:ZL200620167106.1的“电容器结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个电容器结构,包括铝箔和塑料膜一体卷成的电容本体;以及由铜板构成的两片极板;其中:该电容本体的铝箔电极面整面地焊接至所述两片极板之间并与所述极板导通。
然而,其存在的缺陷是难以准确地将电容本体安装在两片极板的中心位置,容易造成电容本体偏离两片极板中心的情形,且易存在很多的褶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褶皱,内部绝缘好的电力电容器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管、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固定在环氧管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电力电容器设在环氧管内,并分别与上电极、下电极连接。
所述的环氧管为圆柱体结构。
所述的上电极、下电极的纵截面均为凸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电容器做成圆柱状,能最大化曲率半径,从而使得制作的电容器存在的褶皱最少;
2)由于采用环氧管做内部绝缘支撑,其绝缘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电极,2-环氧管,3-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电容器的支撑结构,包括圆柱形的环氧管2、上电极1及下电极3,上电极1和下电极3分别固定在环氧管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上电极1、下电极3分别与电力电容器连接。
电容器做成圆柱状,能最大化曲率半径,从而使得制作的电容器存在的褶皱最少,同时,使用绝缘性能良好的环氧管2做内部绝缘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闭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启动后无源动力放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