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922.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刚;赵炯心;刘国平;袁建球;龚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7/00 | 分类号: | D01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纤维 纺丝 用导丝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具体为一种用于初生聚乙烯醇粗旦纤维卷绕时的导丝辊。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聚合物。江河大坝,高铁路基,桥墩,核电站等建筑设施都需要性能非常优良的混凝土,而混凝土中添加聚乙烯醇纤维有助于提高混凝土制品的综合性能,并且添加纤度非常大的纤维会具有更好的性能。目前,采用增塑纺的熔融纺丝方法已经制得了混凝土用大纤度聚乙烯醇纤维。
初生聚乙烯醇纤维由于易溶于水,并且,含有一定水分的聚乙烯醇纤维易产生粘辊现象。
另外,初生聚乙烯醇纤维具有一定的可回复弹性,尤其是在采用熔融纺丝方法生产粗旦聚乙烯醇纤维时,由于纤维张力较大,若采用常规纺丝所用的导丝辊,容易造成纤维成形不良,而纤维成形不良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纤维的质量。
常规纺丝,例如,涤纶,腈纶所用的导丝辊通常都为光面辊。对于弹性纤维,一些专利已报道了有关导丝辊的表面改进的成果。专利200920200655.8将氨纶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辊从光面改成槽辊,从而有效解决了因高速纺、粗旦丝生产时形成的较大张力,在卷绕成型时易造成筒子凸边的问题,保证了成型丝的质量。但是,相比于光面辊,槽辊没能解决聚乙烯醇纤维粘辊的问题,使得成品纤维的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将聚乙烯醇卷绕装置中的第二导丝辊从光面辊改制成表面开有小孔的空心圆辊,从而减少丝条与辊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丝条张力,同时表面开孔有利于散热,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丝条在卷绕时粘辊的问题,保证了成型丝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导丝辊为表面开有小圆孔的空心圆辊;将所述导丝辊的辊面展开后,沿辊的轴向,每一行相邻圆孔间的距离为圆孔直径的0.5倍,沿辊的周向,相邻行的间距为圆孔直径的0.5倍;相邻行的相邻圆孔的圆心在轴向的距离为圆孔直径的0.1倍,所述的相邻行的相邻圆孔,是指下一行的圆孔排列在上一行的圆孔的右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导丝辊的表面均匀地开设1000~9000个等直径小圆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小圆孔的直径为1~3mm。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导丝辊的直径为15±0.5cm,辊的长度为10±0.5c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成功地解决了在纺丝过程中,由于聚乙烯醇纤维所具有的可回复弹性所导致的卷绕时张力难以控制,以及初生纤维粘辊的问题,保证了成品纤维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的辊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的辊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导丝辊为表面开有小圆孔的空心圆辊;将所述导丝辊的辊面展开后,沿辊的轴向,每一行相邻圆孔间的距离为圆孔直径的0.5倍,沿辊的周向,相邻行的间距为圆孔直径的0.5倍;相邻行的相邻圆孔的圆心在轴向的距离为圆孔直径的0.1倍,所述的相邻行的相邻圆孔,是指下一行的圆孔排列在上一行的圆孔的右方。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导丝辊的表面均匀地开设1000~9000个等直径小圆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小圆孔的直径为1~3mm。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所述的导丝辊的直径为15±0.5cm,辊的长度为10±0.5cm。
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乙烯醇纤维纺丝用导丝辊确实解决了在纺丝过程中,由于聚乙烯醇纤维所具有的可回复弹性所导致的卷绕时张力难以控制,以及初生纤维粘辊的问题,保证了成品纤维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9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回收蒸发器及冷凝式油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集热式冷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