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磨机物料自动循环储料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1114.X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倪阳;符维强;李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0 | 分类号: | B02C23/00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机 物料 自动 循环 储料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研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研磨机物料自动循环储料桶。
背景技术
目前,卧式研磨机的进、出料口是分别位于设备的两侧,在生产中,一个产品的制备一般需要多次反复研磨,直至其中粉体粒径达到要求,这就需要人工不断的接料、加料,这样就导致了以下2个问题:(1)人工接、加料,耗时、耗力,增加成本;(2)在不断的接、加料过程中,因为是完全开放式的,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失,造成损耗过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自动循环研磨的研磨机物料自动循环储料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研磨机物料自动循环储料桶,包括储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桶上方设有一与研磨机出料管道相连的进料口,储料桶下方设有一与截止阀、研磨机进料管道相连的出料口,所述的储料桶上设有交错分布的多个阻流板。
优选的,所述的阻流板与水平面具有一倾角。
优选的,所述的倾角角度为0-90℃。
优选的,所述的倾角角度为0-4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针对卧式研磨机接、加料耗时、耗料的问题,进行了进出口循环进料的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完全人工式进料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也避免了原料或产品的过多损失,同时阻流板的设置,降低了液体进入料桶时,流速过大,势能过大,造成上下层液体混合,导致部分颗粒研磨次数不够,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料桶的基本结构图;
其中:1.储料桶、101.进料口、102.阻流板、103.截止阀、10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研磨机物料自动循环储料桶,包括储料桶1,储料桶1上方设有一与研磨机出料管道相连的进料口101,储料桶1下方设有一与截止阀103、研磨机进料管道相连的出料口104,储料桶1上设有交错分布的多个阻流板102,阻流板102与水平面具有一倾角,倾角角度为0-90℃,优选0-45℃。
具体使用时,装置在开始准备生产时,将进料口101与研磨机出料管道连接好,出料口104与泵连接后再与研磨机的进料管道连接,开启截止阀103,保持管道畅通,然后开启泵及研磨机,开始正式生产。经过研磨后的液体经由进料口101进入储料桶1,经过阻流板102的阻流,到达出料口104,再经由泵的工作进入研磨机的进料管道,完成循环加料的过程。当产品研磨生产完毕后,关闭截止阀,并断开泵与出料口104的连接,待到研磨机中剩余液体研磨完毕后,即可在出料口104进行包装。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豪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1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