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580.6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3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赵建芳;张体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灌注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挖孔桩即是用人力挖土、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目前应用比较普遍。但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人员容易麻痹大意,桩基施工的间歇期对桩口的安全防护不到位,首先,洞口安全防护设置都比较简易,有的甚至没有任何防护,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如果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在操作中的安全意识本身比较单薄加上护壁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容易造成作业人员失足,碎石等重物下落,危机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和安全,其次,卷扬机并未固定在护壁上,造成的松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壁、桩口,所述的桩口设有覆盖桩口周缘的环形板,所述的环形板内设有网状盖板。
所述的网状盖板的下端面连接有顶起网状盖板的气缸。
所述的网状盖板的上端面设有把手。
所述的环形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桩口周缘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连接牢固,不易因人为因素而位移和碰损,操作人员进出开启方便,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使用;2、充分利用了这个防护装置与护壁的结合,保证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且连接牢固,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后期安装人员进出开启方便,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网状盖板被气缸顶起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2中,1、环形板;2、网状盖板;3、把手;4、膨胀螺栓;5、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护壁、桩口,桩口设有覆盖桩口周缘的环形板1,环形板1内设有网状盖板2。网状盖板2的下端面连接有顶起网状盖板2的气缸5。网状盖板2的上端面设有把手3。方便网状盖板2的开启。网状盖板2可防止作业人员失足,碎石等重物下落。环形板1通过膨胀螺栓4连接在桩口周缘上。
网状盖板2连接牢固,不易因人为因素而位移和碰损,操作人员进出开启方便,操作简单易行,便于推广使用。充分利用了这个防护装置与护壁的结合,保证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且连接牢固,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后期安装人员进出开启方便,可操作性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板状装饰灯具
- 下一篇:浮漂洗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