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伤治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0386.8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0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彭杨;覃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杨;覃岭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黄立 |
地址: | 610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伤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用之烧伤治疗床。
背景技术
在目前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中,为了充分暴露创面、促进干燥、避免长期受压加深创面等原因,主要使用了翻身床等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翻身床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可使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避免长时间受压,使很多大面积烧伤患者加速了创面的愈合,减少了感染,缩短了疗程,在极大程度上可使患命生命得到挽救。但是当患者心率达到每分钟128次以上,呼吸快于每分钟36次,对于呼吸道烧伤、呼吸障碍的病人,在翻身床俯卧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俯卧后压迫胸部,限制呼吸运动,使吸入潮气量减小,通气减少,并限制胸廓运动幅度,肺顺应性降低,于此同时由于重力的影响,渗出的组织液可以加重身体最低部位的肿胀,当患者俯卧位时,头面部处于最低位,颈前部组织的肿胀加重,是诱发呼吸骤停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发因素。
另外,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都会使用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患者使用气管导管,在患者俯卧位时,由于颈部肿胀及呼吸机导管的牵拉,气管导管已经不够保持在气道内,出现气管导管前移至肿胀的组织间隙甚至气管导管脱落,于此同时,由于重力的原因,加上患者咳嗽,使向下的气管导管很容易脱落或移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现有的烧伤翻身床使用极不方便,既不能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又耽误抢救时间,在使用烧伤翻身床为患者翻身时至少由两个护士同时协助进行,还要同时兼顾患者翻身那一刹那的病情变化,如出现病情变化还得立即由原来的俯卧位改变成仰卧位进行抢救,在改变卧位的同时耽误抢救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烧伤治疗床产品存在使用极不方便、浪费护理人力资源、耽误抢救时间等技术问题,以提供具有无需翻动烧伤病人即可达到辅助烧伤治疗的目的、使用方便、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可避免耽误抢救时间等优点的烧伤治疗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烧伤治疗床,两组交错排列的活动床板构成可交替活动床面1,其中一组由数个彼此相连的活动床板一5构成,另一组由数个彼此相连的活动床板二6构成;活动床板通过设于其端面的活动挂钩8与床侧边梁活动连接;活动床板一5和活动床板二6成对交错排列,并通过床板连杆7活动连接;所有的床板连杆7均与设于床尾下部的手动交替床面摇杆4相连;床脚为四个升降床脚2。
本实用新型的烧伤治疗床,其中所述活动挂钩8的顶部可向上作90度逆时针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烧伤治疗床的有益效果:无需翻动烧伤病人即可达到辅助烧伤治疗的目的,可充分暴露创面、促进干燥,避免长期受压加深创面,同时还具有使用方便、节约护理人力资源、可避免耽误抢救时间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成对交错排列的床板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 两组床板均处于正常位置的示意图
图4 一组床板下降至另一组床板下方的示意图
图5 活动挂钩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6 活动挂钩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 升降床脚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可交替活动床面、2 升降床脚、3 手动升降摇杆、4 手动交替床面摇杆、5 活动床板一、6 活动床板二、7 床板连杆、8 活动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7,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烧伤治疗床,两组交错排列的活动床板构成可交替活动床面1,其中一组由数个彼此相连的活动床板一5构成,另一组由数个彼此相连的活动床板二6构成;活动床板通过设于其端面的活动挂钩8与床侧边梁活动连接;活动床板一5和活动床板二6成对交错排列,并通过床板连杆7活动连接;所有的床板连杆7均与设于床尾下部的手动交替床面摇杆4相连;床脚为四个升降床脚2。活动挂钩8的顶部可向上作90度逆时针方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杨;覃岭,未经彭杨;覃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0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