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庭院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9715.7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虞誌;申德建;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高泰志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庭院 生活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而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它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水生植物而建立来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流经湿地系统时,污水中的污染物和富营养物质即可被系统吸收或分解,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然而,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存在填料容易堵塞、污水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大、建造周期长、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填料不易堵塞、占地面积小、净化效果好、成本低的模块化庭院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预处理箱、以及与之连通且设有第一孔板的湿地水箱;预处理箱中设有污水池、沉降池以及密闭的缓冲池,污水池通过第二孔板与位于其下方的沉降池连通,该沉降池通过设在池壁上的过水孔与缓冲池连通;该缓冲池中设有串联连通的多个厌氧罐,第一个厌氧罐与缓冲池连通、最后一个厌氧罐与设有第一孔板的湿地水箱连通;在第一孔板的下方有固定在该湿地水箱上的连接管。
设有排水管的清水箱与连接管连通;污水池的池壁上设有溢油口;沉降池中固定有斜板。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污水停留时间长、填料不易堵塞、占地面积小、净化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具体分析如下:
1)由于在预处理箱中增加了多个串联的厌氧罐,因此既可通过厌氧反应来提高净化效果、又减小了占地面积,而且还提高了水力负荷。
2)由于水流沿垂直方向作上下蛇形运动,因此不仅有效地延长了污水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接触面积,而且也避免了因形成死角而产生沉淀和堵塞;提高了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和溶氧水平,改善了水质净化效果。
3)预处理箱、湿地水箱的尺寸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因此可根据排水量和处理能力对预处理箱、湿地水箱进行并联或串联,从而快速组合成符合用户要求的处理系统;既降低了工程建造周期和成本,又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中:污水池1 溢油口2 缓冲池3 厌氧罐4 出水管5 湿地水箱6 清水箱7 排水管8 连接管9 第一孔板10 斜板11 沉降池12 过水孔13 预处理箱14 第二孔板15 进水管16 进水口17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预处理箱14中设有污水池1、沉降池12以及缓冲池3,设有进水管16的污水池1通过第二孔板15与位于该污水池下方的沉降池12连通,该沉降池通过设在池壁上的过水孔13与密闭的缓冲池3连通。该缓冲池中设有三个串联连通的厌氧罐4;其中,第一个厌氧罐4上设有与缓冲池3连通的进水口17、第三个厌氧罐4通过固定在罐壁上的出水管5与湿地水箱6连通。在该湿地水箱中低于出水管5的位置设有第一孔板10(该孔板上铺垫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填料),在该第一孔板的下方靠近湿地水箱6底部的位置固定有连接管9。为了澄清水质,可设置一个底部与连接管9连通的清水箱7,该清水箱的箱壁上固定有位置高于连接管9的排水管8。为了便于排出油污,在污水池1的池壁上设有溢油口2。为了便于清掏沉淀物,在沉降池12中固定倾斜设置的有斜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泰志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泰志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9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会议漂移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机顶盒及其省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