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口区带应力减薄圆角的中置湿式气缸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8310.1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41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口区带 应力 减薄圆角 中置湿式 气缸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口区带应力减薄圆角的中置湿式气缸套。
背景技术
上置缸套会产生大的交变应力,下置缸套会有大的缸套变形,中置缸套能改善缸套穴蚀、均匀载荷分布和较小的变形,中置缸套能够获得一个平衡效果。早期在止口处直接是90度的直角接触,在装配和运行中止口附件由于应力集中发现有失效,所以急需设计应力减薄区克服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止口处带应力减薄圆角的中置湿式气缸套,克服应力集中问题,满足重型柴油发动机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止口区带应力减薄圆角的中置湿式气缸套包括气缸套本体和气缸套本体外侧的止口,其止口的内角处是纵向截面呈内陷的圆弧形环槽,圆弧形环槽的内陷深度L1=0.5~1mm。
所述的圆弧形环槽的下部是自然过渡斜锥面部分,斜锥面部分与气缸套本体内壁的夹角β=30°±0.5°,圆弧形环槽与斜锥面部分的总高度H1=4~5mm。
所述的止口的深度L=2.8~3.5mm,止口到气缸套顶部的距离H=120~130mm。
所述的圆弧形环槽的圆弧的半径R=1.8~3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压装后与发动机气缸体上的止口贴合定位,止口处设计的应力减薄圆角消除装配和运行中产生的应力集中。试制样件在发动机气缸体上进行试装,同时在台架上完成了试验考核,认为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气缸套与气缸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止口区带应力减薄圆角的中置湿式气缸套包括包括气缸套本体1和气缸套本体1外侧的止口2,其止口2的内角处是纵向截面呈内陷的圆弧形环槽3,圆弧形环槽3的内陷深度L1=0.5~1mm。
所述的圆弧形环槽3的下部是自然过渡斜锥面部分4,斜锥面部分4与气缸套本体内壁的夹角β=30°±0.5°,圆弧形环槽3与斜锥面部分4的总高度H1=4~5mm。
所述的止口2的深度L=2.8~3.5mm,止口2到气缸套顶部的距离H=120~130mm。
所述的止口2内角处的圆弧形环槽3的圆弧的半径R=1.8~3mm。
图3是气缸套与气缸体装配示意图:
密封圈5装在气缸套1上,气缸套1压装到气缸体6上。
本实用新型的止口区带应力减薄圆角的中置的湿式气缸套采用过盈配合压装的方式安装到发动机气缸体上,为发动机产生密封的燃烧空间和运动副。本实用新型改善了以前缸套穴蚀的现象,使气缸套承受的交变载荷均匀分布,从而有效减小气缸套变形;在止口处设计的应力减薄圆角有效的避免了缸套止口与缸体止口接触时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
气缸套经过1000小时耐久试验后测量缸套的磨损和变形与设计改进前对比,有明显改善,无论是磨损和漏气量都满足发动机最初设计的技术大纲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8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轮机顶盖补气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柴油机及后处理电控系统信号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