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病员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6443.5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4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樊婧;张红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病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病员裤。
背景技术
随着临床妇科手术的日益增多以及各种引流管在手术中的普及应用,传统使用的病员裤在引流管护理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诸多不便和痛苦,也给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传统病员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当手术后患者需要每日进行会阴护理或者尿管护理时,因传统病员裤不易穿脱,经常会使管道牵拉伤口引起患者伤口疼痛甚至脱管;(2)使用传统病员裤时,阴道和尿道引流管须从裤腰处走行而出,引流管盘曲放置容易造成管道折叠或扭曲,造成引流不畅等问题;(3)手术后患者根据病情需尽早进行床下活动,以避免肠粘连,腹腔粘连等易发生的并发症,但由于传统病员裤在患者下床活动时对引流管不具有固定作用,因此会给患者造成不适,使其不愿下床活动,或减少下床活动的次数,以致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病员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病员裤,包括前裆部、后裆部、裤腿以及设置在前裆部的前门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裆部的下部设置有后门襟,后门襟与所述前门襟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新型病员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一端与所述裤腿固定连接,所述带体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裤腿活动连接。
上述的一种新型病员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尼龙搭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制作简单,采用透气性能好的纯棉布料和可调节松紧度的腰带,能够满足带管患者的需求。
(2)前、后门襟的开合采用尼龙搭扣,不仅增强了穿着的舒适度,而且打开和穿脱均很方便;腹部引流管从尼龙搭扣之间穿过时还能起到一定固定的作用,从而阻止了引流管对伤口的牵拉,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裆部;2-后裆部;3-后门襟;
5-裤腿;6-前门襟;8-带体;
9-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裆部1、后裆部2、裤腿5以及设置在前裆部1的前门襟6,所述后裆部2的下部设置有后门襟3,后门襟3与所述前门襟6相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裤腿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带体8,所述带体8的一端与所述裤腿5固定连接,所述带体8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9与裤腿5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件9为尼龙搭扣。
本实用新型病员裤不仅在前裆部设置有前门襟6,而且在后裆部2的下部设置后门襟3,并使后门襟3与所前门襟6相连接,从而使前门襟6向下、向后得到了延长,这样设置可以使尿管或者阴道引流管直接从上述门襟开口处垂直引出,避免了引流管的折叠、受压,有利于患者引流,防止引流管脱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病员裤的前、后门襟开合采用尼龙搭扣,因此在护理人员进行晨、晚间护理擦洗引流管时,只需将设置在前门襟6和后门襟3处的尼龙搭扣打开,即可露出患者的腹部及会阴部,避免了因重复穿脱裤子给患者伤口造成的疼痛和感染。
设置在本病员裤裤腿5上的固定带可以对引出的引流管起到固定作用,对引流管的重量或受到的牵拉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还便于将引流袋固定在低于引流伤口的位置,不须另外用别针固定,患者就可以自由放心的下床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