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逆流粘度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06266.0 | 申请日: | 2012-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4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森鹤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逆流 粘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度计,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型逆流粘度计。
背景技术
逆流粘度计是用来测定聚氯乙烯溶液等物质的粘度时使用的。现有的逆流粘度计包括:一上通气管及一夹持管组成的一相通的U形管,所述上通气管依次设有上储器、毛细管及下储器,同时所述下储器位于夹持管的底端,沿下储器还依次设有相通的二计时球,所述计时球与夹持管连通形成一通管。此外,所述下储器与计时球之间设有一计时标线,在计时球与计时球之间设有第二计时标线。测量时,将夹持管的开口封住,再将待测液沿上通气管注入并存储于上储器中,然后拔掉夹持管开口端的塞子,使待测液受外界气压的作用向下流经下储器及二计时球,并通过电脑控制测出待测液流经第一计时标线和第二计时标线间的时间来确定液体的粘度。
然而,传统的逆流粘度计由于液体受自身重力影响,很难准确测出待测液的粘度,并且传统的逆流粘度计,采用人工操作,测量中无法避免的会存在人为误差,从而导致精确度再次下降,并且人为操作还存在步骤繁琐,测量效率低下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逆流粘度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逆流粘度计,包括侧管、主管和支管,所述侧管下端引出一开口与主管连通,所述侧管底端与支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导热管,
所述导热管,设置在侧管上端,采用密封耐油胶管与侧管紧密连接;
一油杯及一与之采用内螺纹连接的油杯盖,
所述油杯置于导热管上端,并与之采用内螺纹连接;
一铝制夹具,
所述铝制夹具上设有与侧管、主管、光电线管及支管直径相匹配的管孔;上述各管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管孔,并采用沉头螺丝固定;
一光电系统装置,
所述光电系统装置,并通过胶木座固定在所述支管上,所述胶木座上端还向上伸出一支光电线管。
进一步,所述油杯顶端设有一喷头,所述喷头底部还有一密封垫圈。
进一步,所述密封垫圈采用耐油橡胶板制作。
进一步,所述油杯、油杯盖及导热管均由黄铜棒材料制作,然后电镀而成。
进一步,所述光电线管上端还设有一红外管座。
进一步,所述光电线管内部包裹光电连接线缆。
进一步,所述光电连接线缆为九芯耐高温、耐低温的电缆线,同时配置九芯航空插座。
进一步,所述光电系统装置,包括比较器、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二极管和所述光敏三极管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光敏二极管和所述光敏三极管为一组,共三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光电系统装置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所述光敏二极管负责发射信号,所述光敏三极管负责接收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增加一副夹具、增加红外发射二级管及红外接收三极管控制电路,完全实现机器自动检测、计时,避免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精度;同时,还增加了油杯及导热管,前者方便进样品,防止样品溢出,后者加快样品同恒温槽温度的接近度,可以适当减少恒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铝制夹具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逆流粘度计,包括侧管5、主管8和支管7,所述侧管5下端引出一开口与主管8连通,所述侧管5底端与支管7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导热管4,
所述导热管4,设置在侧管5上端,采用密封耐油胶管与侧管5紧密连接;
一油杯1及一与之采用内螺纹连接的油杯盖2,
所述油杯1置于导热管4上端,并与之采用内螺纹连接;
一铝制夹具10,
如图2所示,所述铝制夹具10上设有与侧管5、主管8、光电线管9及支管7直径相匹配的管孔;上述各管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管孔,并采用沉头螺丝固定;
一光电系统装置6,
所述光电系统装置6,并通过胶木座固定在所述支管上,所述胶木座上端还向上伸出一支光电线管9。
进一步,所述油杯1顶端设有一喷头3,所述喷头3底部还有一密封垫圈。
进一步,所述密封垫圈采用耐油橡胶板制作。
进一步,所述油杯、油杯盖及导热管均由黄铜棒材料制作,然后电镀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森鹤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森鹤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6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一体化多参数水质数字在线检测仪
- 下一篇:用于固定瓶体的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