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物培养箱的湿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697.3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聚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6 | 分类号: | C12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培养 湿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箱的湿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生物培养箱用于培养生物的使用已非常广泛,生物培养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在培养箱内造成微生物和细胞、细菌生长繁殖的人工环境,如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气体等。湿度是影响生物生长的条件之一,如何精确地控制生物培养箱的湿度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是培养箱的湿度控制器只具有加湿功能,不具有干燥功能,使得湿度的调控不够精确并且调控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成本低、精确程度高、调控范围宽、可根据环境湿度变化自动实现加湿功能或干燥功能的用于生物培养箱的湿度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物培养箱的湿度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振荡电路、湿度检测电路、湿度指示电路和湿度控制电路,所述湿度检测电路包括湿敏电阻、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三电容,所述湿敏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后依次与第三电容和第一电阻串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滑动端连接后与所述湿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湿度指示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三电位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和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二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滑动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集电极和第四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发射极同时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四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发光晶体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湿度控制电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加湿单元和干燥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所述加湿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与所述干燥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和第三电位器 ,所述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和第三电位器为选用有机实芯电位器。
当控制器起动加湿设备工作,当湿度达到上限时,可以调整RP1和RP3,使加湿设备停止工作;当湿度降低到下限值时,调整RP2,使干燥设备开始工作。反复调整上述电位器,使设备工作可靠,同时不产生临界振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和第三电位器为有机实芯电位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继电器为线圈电压为6V的微型继电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电阻器为金属膜或碳膜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湿度控制器的控制电路中同时设置加湿控制电路和干燥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环境湿度的变化对培养箱实现自动加湿功能或自动干燥功能,改进后的电路使得湿度调控的精确度提高并且湿度调控的范围更宽。同时,在控制电路中增加了多个电位器,通过反复调整上述电位器,使设备工作可靠,同时不产生临界振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聚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聚友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获取装置、图像获取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下一篇:多播流重排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