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丝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429.1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门保险丝制造(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20 | 分类号: | H01H85/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电气元件包装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熔断器包装物。
背景技术
以往保险丝的包装物多采用塑料袋,但是插片式保险丝的插脚横容易刺破塑料袋,这样一来,灰尘和污物会从破口处进入塑料袋内污染尚未使用的保险丝插脚。被污染了的保险丝在使用时会引起接触不良的问题,严重时会影响电器的正常使用。
但是采用一般的盒子存放插片式保险丝,当该盒子放在运动的车辆上时,插片式保险丝会在盒子内串来串去,也不能很好地保护插片式保险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保险丝盒,它可安装在车辆上很好地保护插片式保险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保险丝盒,具有相互盖合的上盒盖和下盒体;该下盒体内设有多个可插接插片式保险丝插脚的插槽;该下盒体的外侧设有多个带有通孔的安装用凸耳。
所述插槽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纵向凸棱以卡接插片式保险丝对应的插脚。使用多个相互错开的纵向凸棱卡接插片式保险丝对应的插脚,可以提高车辆运动中抗冲击的能力,实现对插片式保险丝的安全持定位。
所述下盒体和上盒盖用注塑法一次成型,该下盒体的一个侧边与该上盒盖的对应侧边之间设有可翻折的连接部;该下盒体的另一侧边与该上盒盖的对应侧边之间设有可分离的搭扣组合。这种结构形式,生产效率高,使用也方便,可靠。
所述的下盒体内分做两部分,第一部分设有多个可插接较小插片式保险丝插脚的插槽,第二部分设有多个可插接较大插片式保险丝插脚的插槽;该上盒盖上对应该下盒体的第二部分设有相应的凸起部。可以保存大、小两种插片式保险丝,符合车辆上的实际需要,且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保险丝盒,插片式保险丝插在这些插槽中可以保持定位,利用这些个凸耳可以直接将下盒体固定在车辆上,可以避免灰尘和污物污染尚未使用的保险丝插脚,很好地保护插片式保险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险丝盒一个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处于盖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保险丝盒一个实施例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保险丝盒具有相互盖合的下盒体1和上盒盖2;下盒体1和上盒盖2用注塑法一次成型,下盒体1的后侧边与上盒盖2的后侧边之间设有可翻折的连接部3;下盒体1的前侧边设有搭扣卡条41,上盒盖2的前侧边设有搭扣卡钩42。
下盒体1内分做两部分,第一部分11设有多个可插接较小插片式保险丝插脚的插槽111,第二部分12设有多个可插接较大插片式保险丝插脚的插槽121;插槽111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纵向凸棱以卡接较小插片式保险丝对应的插脚。插槽121的两个侧壁上设有多个相互错开的纵向凸棱以卡接较大插片式保险丝对应的插脚。大小不同的插槽111、插槽121的数量分配经过详细的计算与评估,可提供各种大、小车型所需要的备用保险丝数量使用。由于不同安培数的保险丝的颜色不同,可以将相同安培数的保险丝集中插装在相邻的插槽111或插槽121中,使用者可清楚的目视到盒内各保险丝的安培数,不会发生取用错误。下盒体1的外侧设有多个带有通孔的安装用凸耳13。上盒盖2上对应下盒体1的第二部分12设有相应的凸起部21。
当上盒盖2盖合在下盒体1上时,请参看图2,将上盒盖2前侧边的搭扣卡钩42扣在下盒体1前侧边的搭扣卡条41上,上盒盖2与下盒体1通过搭扣组合锁合在一起。当然,这种搭扣组合也可以用相反的方式,将搭扣卡钩42设在下盒体1上,而将搭扣卡条41设在上盒盖2上,其效果是一样的。另外,可翻折的连接部3也可以设在下盒体1的左(右)侧边与上盒盖2的左(右)侧边只要可翻折的连接部3与搭扣组合的设置位置相对就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门保险丝制造(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吉门保险丝制造(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