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4332.0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0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夏欣瑞;陈寿松;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王元生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排气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一般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液体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药液经瓶塞穿刺器流入,经滴斗的出口,流入输液导管,经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进入人体。传统的输液器在输液的初期,由于滴斗后部的输液导管是空的,药液是一滴一滴从滴斗的下方直接进入输液导管的,药液进入导管快速下移,而滴斗中又有空气,在下一滴药液进入导管前,滴斗内的空气已进入导管,这样药液在滴斗后部的导管内中间间断并夹着空气,就会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段的气栓。随着药液在导管内的增多,由于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药液的下移速度逐渐减慢,并开始在滴斗内积聚,在滴斗内形成一定的液面,而后液滴进入导管形成一个连续的液流,不再有空气进入导管内。药液中的空气如进入人体,对人是有伤害的,严重的能危及生命。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为避免空气进入人体,护士会把带气栓的药液排空,这既浪费药液,给病人带来经济负担,又浪费时间,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目前的输液器及滴斗在输液起始阶段不具有免排气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避免输液开始时输液导管内药液中混入气泡,不再需要进行输液的“排气泡”操作,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方便操作的新型免排气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滴斗、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由输液导管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滴斗和药液过滤器之间的输液导管外部安装一流量调节器,所述滴斗下部设有一导液两通,所述导液两通上部伸入滴斗中,导液两通下部外壁与滴斗的下端口粘接固定,导液两通下端伸出滴斗,与滴斗下面的输液导管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导液两通上端设有一盖帽。
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液两通上部轴向均布设有三条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导液槽口从距离滴斗底面最低处2-5mm位置轴向沿导液两通向上延伸至顶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气导液槽口的槽缝宽为0.3-1.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盖帽为伞状,其周围与滴斗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滴斗内导液两通上部轴向设有与导液两通中心通孔连通的排气导液槽口,导液两通上端设有盖帽。输液起始阶段,从滴斗上部滴下的药液先滴在盖帽上,沿盖帽的周边缓慢落入盖帽下方的滴斗内,液滴不会直接冲击盖帽下的药液。导液两通沿轴向均布三条排气导液槽口,排气导液槽口的槽缝足够窄,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空气,药液无法进入。因此当药液从盖帽落下,逐渐在导液两通的周围形成一定高度的液面,随着液面的升高,滴斗内的空气从导液两通的排气导液槽口进入中心通孔,自动集中排出,当升高的药液的压力大于排气导液槽口的表面张力,药液开始从排气导液槽口连续的进入导液两通的内部,最后药液经药液过滤器、静脉输液针进入人体。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输液导管内不会出现夹带空气的药液,不再需要进行输液的“排气泡”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护理时间,省时省力,也彻底避免了气泡进入患者血管内,使输液更加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免排气输液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液两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是:1.瓶塞穿刺器,2.输液导管,3.滴斗盖,4.盖帽,5.导液两通,6.滴斗,7.流量调节器,8.药液过滤器,9.静脉输液针,51.排气导液槽口,52.中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新型免排气输液器,包括有瓶塞穿刺器1、带滴斗盖3的滴斗6、药液过滤器8、静脉输液针9等。由输液导管2将它们串连在一起,滴斗6和药液过滤器8之间的输液导管外部还安装一流量调节器7。瓶塞穿刺器1、药液过滤器8、流量调节器7、静脉输液针9的具体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与输液导管2的连接关系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4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换式超声雾化吸入器
- 下一篇:一种微囊植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