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3746.1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光利用率,改善显示亮度的背光源和具有该背光源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主要结构是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偏振片、背光源和液晶等部分组成。在真空对盒工艺中,将液晶填充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之后进行对盒,同时采用封框胶将四边封装。对盒完成后,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分别贴附上、下偏光片,再与背光源结合形成最终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下偏振片对透光的光线角度具有选择性,与下偏振片透光轴一致的光线才能可以通过。由于现有的普通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常为非偏振光,当经过液晶显示屏的下偏振片时,总会有50%的损失,导致光的透光率十分有限,降低了屏亮度。
为了解决光透过率低下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贴附3M公司生产的DBEF增亮膜来提高光的透过率。但由于该产品的价格比较昂贵,加重了液晶显示器最终产品的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光透过率,增强显示亮度且价格便宜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导光板、光源和光栅层,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有光源,所述导光板的上部设有复数个连续的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的上表面设有遮光层,所述光栅层设于导光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等腰梯形中腰与导光板底面水平线的夹角范围大于等于60°。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中的两腰呈朝向外侧凸起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腰的顶端切线与导光板底面水平线的夹角大于等于60°。
进一步地,所述光栅层的栅距宽为100-200nm。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底部设有反射网点。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为金属薄膜,所述金属薄膜贴附在梯形凸起的上表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将导光板上表面采用微结构,使得从背光源发出来的光线可形成与下偏振片透光轴一致的偏振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下偏振片的光透过率,增加显示器的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栅层中光线的入射角度与光透过率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源中导光板出射光线角度范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源中导光板出射光线角度范围另一示意图。
其中,1:导光板;2:遮光层;3:光栅层;11:凸起;12:反射网点;4: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结温运行LED集成模组光源工矿灯
- 下一篇:LED节能工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