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03086.7 | 申请日: | 201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8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卿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卿巧玲 |
主分类号: | F16D51/22 | 分类号: | F16D51/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6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驱动 式双领蹄鼓式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驱动式鼓式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驱动式双领蹄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机械鼓式制动器均采用领从蹄制动结构,即,两块制动蹄片由一个制动摇臂和一个制动凸轮轴驱动,两块蹄片的自由端张开方向相反,其中一块蹄片张开方向与制动鼓旋转方向相同,为制动器的领蹄,有增加制动效果的作用;而另一块蹄片张开方向与制动鼓旋转方向相反,为制动器的从蹄,对制动效果有削弱的不利影响。同时,两块蹄片张开角度一致,不能自动弥补两块蹄片因磨损差异造成的与制动鼓的差异间隙,导致啮合面积减小,制动效能不良,制动距离长,制动安全性不够理想。
在汽车鼓式制动器中,虽然也有采用双领蹄结构的制动器,但都是由对应领蹄自由端设置的液压装置驱动,如果,在摩托车上也使用液压装置来驱动双领蹄制动器,那么,将会增大成本。相对摩托车的造价而言,这是很不合算。
发明内容
为解决摩托车机械鼓式单领蹄制动器制动效能不好的问题,同时,又尽可能的不增加制造低本,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制动性能好的机械驱动式双领蹄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制动器底板和两个制动蹄片,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其固定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其中第一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二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连接,第二蹄片的固定端与第一蹄片的自由端相向对应,且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在两个蹄片的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分别设有制动凸轮轴,制动凸轮轴分别铰接在制动器底板上;两个制动凸轮轴的外伸端上各安装一个制动摇臂,其中,第一制动摇臂与第二制动摇臂的自由端之间通过销轴铰接有使其联动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中部设有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
所述两个制动蹄片固定端铰接点的周向相差为180°。
所述两个制动凸轮轴的铰接点周向相差也为180°。
所述连杆的两铰接点与两制动凸轮轴的铰接点四点连线构成可变的平行四边形。
所述制动摇臂通过其开口的圆柱孔和螺栓紧固连接在制动凸轮轴上。
所述制动摇臂与连杆通过带轴肩的销轴和开口插销定位。
所述制动凸轮轴上的凸轮与蹄片固定端接触的部位设有用于限位的斜平面。
所述连杆中部设置的与制动驱动装置铰接的结构为铰接孔或铰接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其一是,两个制动蹄片均为领蹄,一根连杆同时驱动两个制动摇臂带动两个制动凸轮轴转动,使两个作为领蹄的制动蹄片的自由端都顺着制动鼓旋转方向张开,两个领蹄功能的制动蹄片所受到摩擦力与凸轮轴施加的张开力方向相同,两力叠加,制动力增大;同时,与现有的领、从蹄结构的制动器相比,两个领蹄均为同向磨损,磨损程度比较均匀,避免因磨损不同而造成受力不均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动效果。
其二是,得益于连杆与两个制动摇臂连接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采用该可变的平行四边形平衡联动结构,使两个蹄片能够自动适应与制动鼓的差异间隙,一旦两个蹄片与制动鼓之间形成间隙差异后,在连杆的驱动下,当一个蹄片已与制动鼓形成制动接触,而另一蹄片与制动鼓还存在间隙时,与制动鼓存在间隙的蹄片可以在连杆的驱动下继续张开差异角度,直至与制动鼓形成制动接触,从而弥补两个蹄片因磨损差异导致的制动效能差异,加大制动蹄片与制动鼓的啮合面积,两方面的增效在制动鼓不加大加宽的情况下,制动效能和平稳性显著提升,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制动安全性明显提高。
其三是,用一个连杆就解决了两个制动凸轮的驱动问题,与采用两个液压装置驱动的制动器相比较,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
说明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图;
附图3为图2的A-A向剖面图;
附图4为一种凸轮的型线图;
附图5为另一种凸轮的型线图。
图中:1为底板,2为制动凸轮轴,3为第一摇臂,4连杆,4a为铰接孔,5为销轴,6第一蹄片,7a为第一复位弹簧,7b为第二复位弹簧,8第二蹄片,9第二摇臂,10为连杆销,11为开口插销,12为螺栓,13为制动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意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图1至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卿巧玲,未经卿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03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